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我在西晉送饅頭> 第168章 上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8章 上學 (3 / 5)

河岸邊,也有人在用石頭切牆,或者是沿著河岸種各種根系發達的樹,用來保護泥土。

預防洪水來臨的時候,河邊的泥土不被沖垮塌,然後被洪水沖走。

這裡每年夏天都會有洪水災害,堵不如疏,柳敏慧和李雄商議後,直接讓人根據往年洪水的痕跡,有的地段直接讓人人工擴充套件河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同時在河上修建橋樑,方便百姓通行。

準備預防夏天的洪澇災害。

保證夏天洪水來臨後,河邊的房屋,橋樑都不會被衝誇,把洪水對百姓的影響降到最低。

莊稼地裡,也有一批批人專門負責耕地,耕田,準備春天到來就能夠播種。

大山裡,一片片耕地被翻好了。

而每當有違反法律,不聽話偷奸耍滑偷懶的人,全部被罰去修路。

一條條三米寬的公路不斷往深山裡修去。

而三歲到18歲的少年少女則全部去個個村,鎮最近的學校免費上學,官府出筆墨紙硯,教材。

學生每天只需要人去學習就行了,飯也是官府提供。

士兵們每到一個地方,做了戶籍統計後,決定學校選址後,最先修的就是學校。

而學校是按照宋丁雲給的設計圖修建的,教室,廁所,廚房,操場,都是齊的,就是簡約版的現代學校。

宋丁雲直接把現代的教學制度搬運了過來,小學六年,中學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

不願意讀大學的,還可以去學技術,列如學打鐵,編織,針線,種地,種花等各種技術,只要是這個社會有的,不違法的職業,都可以去學習那門技術,都有人傳授……

小學到高中無論男女,強制性學習。

不願意學習的,誰家有人輟學,取消這戶人家日後的所有福利政策,比如領取饅頭,就不免費發放了,要吃饅頭需要付錢按照市價買。

但允許跳級,只要成績達標就行。

老師工資宋丁雲定的是和當地縣令一個月俸祿持平,並且享有縣令一樣的福利,只是沒有縣令的權利。

錢財動人心,況且福利這麼好,說出去也很有面子,更別說這裡人都很尊師重道,講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想當老師的人特別多。

既能有錢,還能桃李滿天下,名利都有了,並且只要有那個能力,考核過關,不論身份,誰都做老師。

一時間,百姓中最受歡迎的職業就是老師。

個個縣的衙門直接把一年級到高三年紀需要學習的知識全部貼在當地縣城的城牆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