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日子,就進入到正軌。≯≧ 林棟每天不過簽一簽字、和姬瑤、何東成商量一下平臺的建設,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完善虛擬平臺相關的一些軟體——如果讓他一個一個去更改那些影視作品的性質,那累死他也搞不定。
“看到沒有,就這樣,把這個影片的格式,透過這個專用軟體修改過來。然後再把它儲存好,等我那邊平臺介面搞好了,修改過格式的影片就能夠放進去,到時大家就可以透過頭盔看了。”
林棟正在指導技術部的一批十來個工作人員透過軟體進行影片的格式修改。
有一個機靈點兒的看到軟體功能項裡有個批次,立刻舉手問:“林總,這個軟體是不是能夠批次修改啊?這一個個改起來,工作量太大了……”
“你眼睛倒是尖。”林棟笑著說道:“就是,那個批次設定,就是讓你們把同一型別的影片檔案進行修改的,不過必須是同一型別的,不然的話修改起來容易出問題。每一批最大限度不能過5o個檔案,批次的話時間會慢一點兒,這個你們自己掌握……”
林棟只需要把這個軟體編出來,剩下的就是讓這些技術人員去透過軟體處理那些影視節目,然後剩下的,便是進行審核,過關的,那麼證明這個影片已經可以放在庫裡播放了。
林棟講完,看這些技術人員認真開始轉換軟體執行,便退了出來。
剛回到辦公室裡,後腳何東成就走了進來。
“林總,關於給這些影片加上話外音事情,大致上已經敲定了。”何東成手裡拿著一個資料夾,報告道:“我們是模仿央視的頒獎禮上的致辭來的,精幹,但是能夠一下子點出影片的靈魂所在。不過類似的人不太好找……”
“簡單,直接聯系那些網路文學網站,甚至可以聯系一些網文工作室。”林棟早就想過這個問題,“當然,也可以聯系一些文學雜志、專業的文學網站,比如榕樹下之類的,分門別類的找他們的旗下的作家、寫手去寫這些東西,挑好的用,可以設定一定比例的獎金,一定要把這個話外音寫好,這可是作為畫龍點睛作用的!”
話外音類似於評論,這是引導一個人看這部電影的關鍵——現在的網路上的主體,大都是二三十歲,甚至還不少是十幾歲的人,他們看過的類似影片並不多,甚至有些傳統的經典影片他們並沒有看過,這些話外音和評論,才是真正引導他們看進去的關鍵。
何東成點點頭,也是。這麼多的影片,如果光找一兩個人或某幾個人,那絕對是一件浩大的工程,林棟這麼一搞,完全可以把這些影片按類別分解開,直接投給幾個單位,甚至直接把這些影片放在網上,徵集話外音和評論語,合格的直接給予獎勵,這樣全面參與,也是件好事。
“好,那我就去辦了。”何東成記下了林棟所說的,準備回去和姬瑤商量一下,然後立刻就去搞。
正說著,姬瑤走了進來,何東成還沒說話,姬瑤便向林棟報告道:“有幾個自稱是拍紀錄片的,聽說了我們在虛擬平臺上徵集影片,他們帶來了自己拍的紀錄片,問我們需要不需要……”
“要啊!”
姬瑤話還沒說完,林棟便激動的說道:“肯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