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五明滿意而去——林棟答應,半個月內,會派一個專家組到中河市進行評估考察,然後根據中河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方案,最終會交給中河市的官方。如果方案透過,一個月後,長纓集團的施工集團將進駐中河市,開始進行清潔計劃。
整個計劃的進行時間,預計在兩到三年之間。
畢竟中河市不像塔市。這裡一個區的人口差不多就相當於塔市一個市的人口數量了。而且又是古城,老城牆、古建築、棚戶區、高新科技大樓,加上老城改造、開發區發展規劃等等,改造起來的工作量,明顯會是塔市的好幾倍。
而且更重要的是,林棟看得出來,雖然郭五明現在很配合長纓集團,而且主動選取了第一種方案,但是恐怕真正開始改造的時候,中河市會有不少人跳出來反對這樣那樣的改造計劃的。
利益驅動,這很正常。
不過這並不是林棟所要關心的問題了。他相信,如果郭五明沒有足夠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他也不會選擇第一項了。
作為一個成熟的從政者,適當的冒險是可以有的,但更多的時候會選擇中庸——在自己沒有足夠的把握的時候,會平衡。
現在郭五明既然選擇了第一種方案,那麼中河市方面的問題,就交由他解決吧!
郭五明走後,林棟想了想,開啟電腦,開始敲打起來。
雖然習慣了東奔西走,但骨子裡,林棟還是一個歷史系畢業的大學生。再加上經歷頗多,見識的文書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了,其中高手不少,他自己起草一點方案還是沒問題的。
很快,林棟就將自己剛才對郭五明所說的清潔計劃三種方式用文字的形式搞了出來。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發現沒什麼問題,直接打了兩份,然後叫來了秘書。
“一份傳給姜紅偉姜主任,一份以公告的形式在網站上發布出去,”林棟把兩份都遞給了秘書:“盡快,免得後面有城市弄不清情況再發來邀請函,到時不好搞——對了,先前發來邀請函的那些城市,給他們一一回複,讓他們看清楚我們的最近公告後,再決定以何種方式完成清潔計劃。”
秘書接過計劃,等林棟吩咐完了之後,便退了出去。
姜紅偉當天就收到了長纓集團發過去的傳真——作為和長纓集團接觸最頻繁的官方人員,他的辦公室裡會經常接收到長纓集團發來的傳真,他的傳真機也是加密設定自動接收的。
看到這一份由林棟起草的計劃後,姜紅偉先是意外,然後便以最快的速度報告了上級。
當這份計劃送到高層領導的時候,領導看著笑了笑,手指敲了敲這份計劃:“小家夥成熟了嘛!這樣才顯得穩妥,也會更容易讓人接受……看起來,長纓集團發展的這麼快,不是沒有道理的。把這份計劃給相關部委傳看一下,需要我們協調的,不要推託,人家已經把藥方開好了,如果我們連吃藥的環境都保障不好,那就不好了!”
……
長纓集團的網站一向是很吸引人注意的。一直以來,有一批死忠的粉絲時刻關注著網站的動向,而公告欄又是他們特別關注的地方——這裡發布的東西,通常情況下都是非常簡潔,卻又非常有影響力的。
華夏經濟實力的增長,伴隨而來的是國民急需的大國國民心態,但國家韜光養晦時間長了,在國際上的硬氣方式並不是太久,反倒是長纓集團自建立以來,發布的公告雖然不多,而且通常都不長,但都是非常的強硬,曾經以一個集團的身份硬撼無數大v和國際著名的老牌傳媒集團,並且最終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