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火星之間的太空裡,一個空天飛機編隊正保持著每小時十五萬公裡的速度向火星外的小行星帶行進。 更新快無廣告。
在巨大的太陽系裡,這個小小的飛行編隊根本不起眼,就像是人類視線裡的一粒灰塵一樣,根本不會引起絲毫的反應。
編隊呈長三角形,每個空天飛機的駕駛艙裡,都只有一個機械章魚在注意著儀表盤和雷達螢幕。其他的機械章魚都在乘員艙裡,眼睛裡沒有絲毫的光芒,顯然是處於電源關閉狀態。
位於編隊中間的空天飛機裡,墨者一號,或者說林天風正在駕駛艙裡。
作為整個編隊的負責人,在這近三個月的航程裡,他不會睡覺,將負責將編隊帶到小行星帶,找到那兩顆目標小行星,並在小行星帶建立基地,最後將收獲的東西送回地球。
任務聽起來簡單——畢竟長纓集團已經有了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經驗。
但真要做起來,卻遠非想像的那麼容易。小行星帶不像月球。月球畢竟人類足跡到過,無人探測器也探索過,對於那邊的情況算是比較瞭解。就算是火星,人類的探測器也算是到訪過,至少大致的地表環境。
但小行星帶,人類只是用望遠鏡觀測過,無人探測器雖然在中間穿梭過,但卻並沒有駐足觀察。
林棟的腦海裡有關於小行星帶的資料,但並不太多。畢竟沒有大規模的資訊觸發,小行星帶的資訊,林棟能告訴林天風的,也只是關於那兩顆小行星的資料。
所以,很多方面,都需要林天風自行判斷。
作為人工智慧的先驅者,林天風知道自己肩負的使命有多重要,他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所以,在確定空天飛機保持高速自動駕駛之後,他便開始了對於建立基地計劃的再次研究、細化以及機械章魚的任務分配。
漫長的路程,足夠讓林天風將這些細節一一補全,沒有遺漏。
如果是人類在這空天飛機裡,那麼飛行速度會慢不少,首先加速度提不上來,人類無法像機械章魚那麼能夠承受高強度超速,所以在沒有人類存在的空天飛機裡,速度提升是明顯的。
而林天風雖然有了類似人類的思維,卻沒有人類的肉體負擔,只要能源電池裡有電,他就能夠一直不需要休息。當然,必要的機械保養還是要的,只是這並不影響他的行動。
這些也是林棟選擇機械章魚建立前哨基地的原因之一。
整個旅程幾乎是半黑半白的環境下進行的。太空裡,太陽只相當於黑夜裡的一盞高強度燈,雖然散發著強烈的光芒,但卻並不能驅散黑暗,這裡和地球上有大氣層的環境完全不同。即使是林天風,也是過了兩三天後,才開始適應的——自從有了自己的思維,林天風越來越像人了。雖然這種環境對他並沒有什麼影響,但適應這一詞,卻還是讓他好好的在這樣的環境裡體會了一把。
飛行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偶爾會碰到一些隕石、流星在飛行編隊附近飛過。每當這個時候,雷達會報警,林天風就會放下手頭的工作處理這些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