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星輪之逆天小道士> 第59章 困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章 困境 (2 / 2)

“大洪水”時代以前的文明廢墟,其海底牆壁和海中道路的浩大精妙,無殊於今日視之為謎的7000年前埃及金字塔。

在年前,人類對宇宙的知識可能已超過今日;在三四萬年前或十多萬年前,人類可能有數次文明高峰。我們僅知道地球文明史的高峰是人類創造的,但無法得知人類文明的程序。

著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寫於公元前1500年,距今3400多年,書中記載的史實比成書時間早2000年,記載的事情發生在5000多年前。

此書記載居住在印度恆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達瓦人、弗裡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戰爭。

書中第一次戰爭的描述:“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火箭武器,它噴著火,但無煙,威力無窮。剎那間,潘達瓦人的上空黑了下來,接著,狂風大作,烏雲滾滾,向上翻騰,沙石不斷從空中打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大片的地段內,動物倒斃,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樹幹”。

第二次戰爭描寫更令人毛骨悚然:“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

“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髮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碎裂,盤旋的鳥在天空中被灼死”。

見此慘狀,現代人會立刻聯想到原子彈爆炸產生的威力。在原子彈尚未產生的年代,許多學者一直認為此書中的描寫是“帶詩意的誇張”。

可是到了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其描寫就像原子彈爆炸目擊者一樣準確。

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恆河上游發現眾多已成焦土的廢墟。廢墟中大塊的岩石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使岩石溶化至少需要1800度,惟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發現更多的焦地、廢墟。廢墟的城牆、建築物表面及其石制傢俱表層被“玻璃化”。

古巴比倫、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都發現史前核戰的遺蹟廢墟,廢墟中的“玻璃石”與今天核試驗場的“玻璃石”相同。

物理學家弗裡德里克·索迪認為:“我相信人類曾有過若干次文明。人類存在時已熟悉原子能,但由於誤用,使他們遭到了毀滅”。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僅是一種附會,不能令人信服。但有人堅持認為地球已存在50多億年,而人類文明應該不僅5000多年。

……

大致瀏覽了一遍的幾個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甚至於有些忽略了此刻被困的處境。

喜歡星輪之逆天小道士請大家收藏:()星輪之逆天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