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辰注意到在那時候的研究者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報》上的研究中,他們首次搜尋銀河系光暈——直徑為10億光年的光球——裡距中心非常遙遠的星體。deason解釋,這些星體的擴散速度可以揭示銀河系的質量。
結果顯示,銀河系的質量“僅僅”是太陽質量的5000億~億倍——比之前reid的測量結果的一半還要小。
deason提醒,這一結果是基於她對銀河系光暈的大小以及星體圍繞星系中心運動的假設而得出的。不過,她認為這些假設都是有可信服的理論依據的。
reid表示,測量銀河系的質量“對理解銀河系是怎樣形成的以及星系團在未來幾十億年的發展趨勢是很重要的”。因為星系團之間有引力存在。“知道銀河系總質量的最好辦法是瞭解星系團完整的三維速度。”他說。
現有的技術並不能提供這些資訊,不過deason希望更大望遠鏡的觀測結果可以儘快證實她的結論。“我們需要更多距離銀河系中心更遠的星體。”她說。
不論如何,生活在繼續,時間的巨輪從不為任何事停留。
沉浸在學習中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這一點張曉辰在這些天的日子裡算是體會的淋漓盡致。有些時候藉助出雲子空間裡的精神力量,很多如夢似幻的星系和演示也直接出現在裡腦海裡。接下來的日子裡,他相繼瞭解了更多,比如銀河系結構和銀河系地圖以及基本的觀測。
美國宇航局尋找地球以外生命物質存在證據的科研小組研究發現,某些在實際生命化學反應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有機化學物質,普遍存在於我們地球以外的浩瀚宇宙中。
透過分析星系團,斯隆數字天空觀測計劃天文學家確定,暗能量正在驅動著宇宙不斷地膨脹。
據英國《衛報》報道,證實宇宙正在膨脹是本年度最重大的科學突破。近73的宇宙由神秘的暗能量組成,它是一種反重力。
在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暗能量的發現被評為本年度最重大的科學突破。透過望遠鏡,人類在宇宙中已經發現近2000億個星系,每一個星系中又有約2000億顆星球。但所有這些加起來僅佔整個宇宙的4。
在新的太空探索基礎上,以及透過對100萬個星系進行仔細研究,天文學家們至少已經弄清了部分情況。約23的宇宙物質是“暗物質”。
沒有人知道它們究竟是什麼,因為它們無法被檢測到,但它們的質量大大超過了可見宇宙的總和。而近73的宇宙是最新發現的暗能量。這種奇特的力量似乎正在使宇宙加速膨脹。英國皇家天文學家馬丁·里斯爵士將這一發現稱為“最重要的發現”。
<ap)和斯隆數字天文臺sdss)的成果。它解決了關於宇宙的年齡、膨脹的速度、組成宇宙的成分等一系列問題的長期爭論。天文學家現今相信宇宙的年齡是138億年。
天文學家描繪出了銀河系最真實的地圖,最新地圖顯示,銀河系螺旋臂與之前所觀測的結果大相徑庭,原先銀河系的四個主螺旋臂,現只剩下兩個主螺旋臂,另外兩個旋臂處於未成形狀態。
這個描繪銀河系進化結構的研究報告發表在本週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召開的第212屆美國天文學協會會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