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億年前,蛇頸龍類出現了。這些海生爬行動物尾巴短,前肢呈寬闊的槳狀,大多數脖子很長。
短頸的上龍類是所有蛇頸龍中最大的,體長12米,超過大型運貨車。魚龍也在這一時期出現,它長得更大,體長15米。它們在9000萬年前謎一樣地消失了。同樣大小的滄龍是兇猛的海生爬行動物,以魚為食,它們則存活到6500萬年前恐龍時代結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曾經的霸主恐龍的鼎盛時期在約2.081.46億年前:
侏羅紀是恐龍的鼎盛時期。當時除陸上的恐龍,水中的魚龍外,翼龍和鳥類也相繼出現了。這樣,脊椎動物便首次佔據了陸、海、空三大生態領域。侏羅紀的龜類已至繁盛,中國龜、天府龜是其當時代表。
恐龍主宰大地。在超過5500萬年的時間內,它們發展成為植食性和肉食性恐龍,小的像雞那麼大,大的像座高樓。同時,地球上單一的大陸分解為兩個大陸,植物和氣候變得更加多樣。但地球上仍然很溫暖,而且沒有草或開花植物。
恐龍時代的鳥類化石稀少,但始祖鳥顯示出許多肉食性恐龍的特徵,因而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它是由恐龍進化而來的。
恐龍最後的繁盛約在1.46億6500萬年前:
白堊紀是中生代最後一個時期,恐龍仍繁盛,並進化出恐龍的最後一支―角龍。但到白堊紀末期,由於環境的突變,所有恐龍,以及魚龍和翼龍,統統都絕減了。稱雄一時的爬行動物至此一蹶不振,退出歷史舞臺,闖過此關而且殘留至今的只鱷類、龜鱉類、蛇和晰蜴等少數幾類。鳥類是脊椎動物向空中發展取得最大成功的一支。
鳥類起源於爬行動物的槽齒類。不少人已更進一步認為鳥類是恐龍的後裔。世界最早的鳥類是發現於德國的始祖鳥。
迄今為止只發現七件骨骼標本。這一鳥類除身披羽毛外,其餘特微和一些小型恐龍十分相似。因此,這一距今一億四千萬年晚侏羅世紀的鳥類也是最原始的鳥類。早白堊世距今一億三千萬年左右)是鳥類首次蓬勃發展的時期。
中國遼寧發現的鳥類化石是這一時期世界是最為豐富、儲存最完整、種類最多的鳥類。這一時期,鳥類個頭較小,飛行能力及樹棲能力皆比始祖鳥大大提高。
白堊紀是恐龍生活的最後一個紀,也是地球景觀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在海面達到創紀錄的高度後,各個大陸的形狀與今天的非常相似。開花植物出現,許多昆蟲——從蜜蜂到螞蟻——也出現了。巨型蜥蜴與巨大的海龜一起在海洋裡游泳。
在空中,翼龍展開雙翼達12米。陸地上,恐龍佔統治地位,其大小和形狀超出了以前的所有型別。植食性恐龍長到100噸重,肉食性恐龍的體長達到12米以上。
喜歡星輪之逆天小道士請大家收藏:()星輪之逆天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