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辰知道幾乎沒有人否認,暗能量對於整個宇宙學乃至物理學而言,都是一場革命。
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斯蒂芬溫伯格steveneinberg)曾明確表示,“如果不解決暗能量這個‘路障’,我們就無法全面理解基礎物理學。”著名華裔物理學家、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也斷言,暗能量將是21世紀物理學面臨的最大挑戰。
但是,何時是這個“絕對配得上諾貝爾獎”的問題的終點,這還是一個巨大的問號。正如卡羅爾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所言,“目前還沒有任何理論,配得上這一獎賞。”
瑞斯也對《財經》記者強調,理論工作非常困難。在這樣一個十分前沿的領域,何時能取得突破,的確難以預測。
在康瑟利斯看來,一旦暗能量得以真正證實,1998年兩個超新星觀測小組的負責人皮爾姆特、施密特,以及其他從事宇宙背景微波輻射研究工作的,都是比較有可能的候選人。也就在2006年6月,皮爾姆特、施密特和瑞斯三人,因在這個領域的傑出貢獻,共同分享了該年度的“邵逸夫天文學獎”。
科學家稱167億年後地球將被“暗能量”撕裂。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如果神秘暗能量撕碎宇宙,科學家最新提供的一份世界末日時間表能預測顯示宇宙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地球將從太陽系剝離,最終發生宇宙爆炸。
暗能量被認為佔據宇宙70成份,物理學家探索一種叫做“宇宙大撕裂”的理論,該理論認為暗能量最終將摧毀宇宙。
隨後5天地球將會被太陽撕裂。
科學家聲稱,在世界末日來臨的前兩個月,地球將從太陽系剝離,在此5天之前月球脫離地球引力束縛。在時間終止前28分鐘,太陽將被摧毀,在時間終止前16分鐘,地球將爆炸。
這個黑暗世界末日預測是依據中國理論物理學家探索的一種潛在“暗能量”理論提出的,該理論指出神秘的暗能量遍及宇宙各個區域。學術研究將計算推測“未來”的一種可能性,由暗能量引發的世界末日。
“宇宙大撕裂”理論認為,暗能量將摧毀宇宙每個區域,在宇宙終結之前的3290萬年前銀河系將產生引力崩潰。令人感到欣慰的訊息是,世界末日在遙遠的167億年之後才會出現,人們不必為此擔憂。
暗能量被認為佔據當前宇宙70成份,這項最新研究預測了未來銀河系將遭遇的終結命運。在“宇宙大撕裂”理論中,如果暗能量的壓力和密度比值低於1,它們將在有限時間內無限地擴張增長,同時暗能量可以排斥
世界末日兩個月前地球將會將月球撕裂。
引力作用,這將對宇宙形成負面影響。
來自中國科技大學、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西北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科學家共同探討了“宇宙大撕裂”理論將出現的最壞結果,他們指出,我們希望從當前資料中推斷出未來宇宙所遭遇的最壞結果,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在167億年之後宇宙時間將終結於一次暗能量的“宇宙大撕裂”。
光壓極為可能就是暗能量。由馬克士威的光壓方程式p=kt4c以及盎魯效應(unruheffect)t=ah'2pikc,我們可以得到光壓p與加速度a的四次方成正比,這意味著光壓會造成我們的四維宇宙時空加速度膨脹。光子由星系中心被髮射出來可一直到達宇宙邊緣,透過光壓的作用使宇宙膨脹,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光壓為暗能量的可能候選者。
2003年2月9日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本週將宣佈一項新發現,證實宇宙中“暗能量”的確存在。這種暗能將會抵消宇宙星系重力的作用,使宇宙一直不斷膨脹下去,永遠也不會發生如劍橋大學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教授所預言的那種“宇宙大坍縮”現象。nasa的這項宣告將會徹底推翻在科學界爭論了幾十年的“宇宙大坍縮”理論,從而引發宇宙學上的革命。宇宙不會發生“大坍縮”。
據此,nasa科學家認為宇宙膨脹的速度將越來越快,根本不可能發生如霍金等科學家所預言的宇宙膨脹到極限後發生的“大坍縮”現象。nasa新發現將改變人類宇宙觀劍橋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安東尼·拉森比教授對《每日電訊報》記者稱,nasa的宣告將改變人類的宇宙觀。“這將是一個跨時代的發現。”
而另一名科學家對記者解釋道∶“這就像向空中扔出一個球,如果地球引力是惟一的作用力,這隻球最後將減緩速度,並開始落向地面。可是現在我們從宇宙看到的卻是這隻球不但沒有減緩速度下落,反而以加速度逃離我們而去。”他認為nasa的這項發現或許將成為人類宇宙學史上最重大的發現之一。愛因斯坦“最大的錯誤”原來正確宇宙的命運曾經困擾過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頭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1998年創下全球天文數字銷售量的科學書籍《時間簡史》中,劍橋大學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斷定宇宙最終將結束膨脹,並向內部坍塌毀滅。霍金教授的觀點早在1997年就遭到不少科學家的挑戰和質疑。nasa的研究資料將徹底結束人類宇宙史上這個最具懸疑的大爭論。
霍金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nasa的發現他並不感到氣餒,他稱自己仍將繼續堅持自己的理論,並認為他的理論和nasa的發現完全可以相容。地球和人類照樣會毀滅,儘管nasa的發現意味著宇宙將永遠膨脹下去,不過對於人類的命運來說,宇宙永遠膨脹和膨脹之後“大坍縮”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因為當宇宙膨脹到一定時間後,宇宙中所有普通物質如恆星和行星的能量,包括太陽都將被消耗殆盡。在數萬億年後,宇宙中將到處充滿巨大的黑洞,黑洞碰撞後將不斷引發宇宙間的大爆炸,到那時,宇宙中將空無一物,只有無所不在的“暗能量”。
暗能量是什麼,它的存在意味著什麼?科學家才剛開始嘗試回答這些問題。暗能量對宇宙整體的作用洩漏了它的行蹤,而人們逐漸意識到,暗能量不僅對整個宇宙有影響,似乎也能操控宇宙的居民,指引恆星、星系和星系團gaaxycuster)的演化程序。雖然以前並沒有意識到暗能量對這些結構的影響,但天文學家們幾十年來一直在研究它們的演化過程。
諷刺的是,暗能量的無處不在,反而讓人們很難意識到它的存在。暗能量與物質不同,它是均勻分佈的,不會在某個地方聚整合團。不論是在你家的廚房,還是在星際空間,暗能量的密度都完全一樣,約為1026千克立方米,相當於幾個氫原子的質量。太陽系中所有的暗能量加起來,與一顆小行星的質量差不多,在行星的“舞蹈”中,幾乎起不了作用。只有在巨大的空間尺度上和時間跨度上,才能體現出暗能量的影響力。
透過對遙遠星系團發出的x射線進行觀測和分析,歐洲航天局科學家得出了與暗能量理論不符的結果。不過專家指出,新結果是否意味著人們一直探討的宇宙暗能量“或許並不存在”,仍需更多的觀測研究來證明。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做出過暗能量的假設。據推測,不可見的暗能量可能佔據了宇宙質量的大部分,能夠產生與引力相反的排斥力,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宇宙會出現加速膨脹現象。
喜歡星輪之逆天小道士請大家收藏:()星輪之逆天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