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下站出一人,面容俊美,身材高大,正是江東第一名將,周瑜,周公瑾。
而帳下文武則並列站成兩排,各自以張昭與周瑜為首,分列兩側,相互爭吵。
以張昭為首計程車族主張先鞏固江東內部統治,再慢慢圖謀荊州,而以周瑜為首的武將則力爭對江夏出兵,一鼓作氣拿下整個荊州。
一時之間,雙方各不退讓,孫權也毫無辦法,只能坐在原地發愣。
不過此時孫權還未滿三十,胸腔中還存有一絲熱血,仍有稱霸天下的雄心壯志。
但是以張昭為首計程車族勢力太過龐大,對他的行動處處掣肘,尤其是對外作戰,更是堅決反對。
原因無他,張昭等人本就是江東本土世家大族,看似是孫權的下屬,實則卻是合作關係。
這些世家的根本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維護自己家族的利益,至於稱霸天下,不好意思,根本不感興趣。
所以後來在赤壁大戰前,這群人態度便出奇的一致,就是投降。
反正對於他們來說,不管是孫權,還是曹操,只不過是換了個稱呼而已。
只要不損害家族利益,那就是正確的決定。
而以周瑜為首的武將大多屬於孫堅、孫策的舊部,也就是淮泗派,屬於徹頭徹尾的外來戶。
他們雖握有兵權,但也不能和這些士族徹底撕破臉,這也在無形中削弱了江東的戰鬥力。
“好了,好了!”
孫權不耐煩的擺擺手:“大軍出征前都沒意見,現在到了柴桑,又不想打,你們早幹什麼去了!”
張昭臉上劃過一絲得意的神色,心中暗笑一聲,如果不這麼折騰你們這幫外來戶,我們在家哪能有好日子!
這出兵之事只要這麼拖著,便已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主公,我有一言!”
帳下忽然走出一人,沉聲向孫權喊道。
眾人轉頭看去,竟然是平時沉默寡言的呂蒙。
“吳下阿蒙也來湊熱鬧了?”
張昭瞟了他一眼,收回目光,眼神中滿是不屑。
呂蒙雖然勇猛,卻不喜讀書。
孫權時常勸他多讀書,呂蒙才開始認真閱讀書籍,這才有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典故。
不過,此時他仍舊只是那個只會打鬥的武夫,所以張昭一干文人才對他如此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