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度言之有理,只是這襄陽城經營多年,就這麼讓出去,是不是有些......”
劉表、劉琦父子畢竟在襄陽經營多年,倘若真的不戰而逃,想必對整個荊州計程車氣都是巨大的打擊。
似乎是看到劉琦的搖擺不定,蒯越再下一劑猛藥:“主公,連新野、樊城都讓了,現在再送一個襄陽,又有何不可!”
“這......”
劉琦拿不定主意,眼神不由自主的瞟向了諸葛均。
在他心中,諸葛均已經成了他最後的底牌,凡事只要諸葛均還沒開口,那就一定會存在變數。
只見諸葛均眼神渙散,思緒早已不知飛到了何處。
妙,妙啊!
這便是諸葛均內心中最開始的想法。
示敵以弱,將敵人一步步引誘到有利地形作戰,再派出一支偏師,切斷敵軍退路,這一連串的動作,是不是有點眼熟?
不錯,這不就是陸遜夷陵之戰採取的策略麼!
先主動避戰,故意將劉備大軍引誘至提前選好的夷陵戰場,然後派出孫桓截斷劉備退路,讓他差點回不到白帝城。
兩者想比較,甚至蒯越的這套方案還要更勝一籌,原因無他,若是在江面上作戰,荊州水軍對北方陸軍來說就是純純的降維打擊。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這條看似完美的計劃,卻也存在著致命的缺陷。
一來,主動放棄襄陽會給整個荊州造成致命的心裡打擊,面臨背井離鄉的後果,這幫自私自利的本土士族,是否願意繼續抵抗,還是選擇投降?
其次,襄陽地勢險要,作為中原咽喉,一旦失去,再想奪回來,難度怕是高了十倍不止,到時候就算打贏了曹操,恐怕也再無北上可能,劇本又回到了關二爺襄樊大戰之時,想想都蛋疼。
最重要的是,夷陵之戰時,東吳還是有著廣闊的縱深,即使輸了也不至於瞬間暴斃。但是江陵則完全不同,作為整個荊州最堅固的城池和糧庫,一旦戰敗,再往南去便是尚未開發的荊南蠻夷之地,將退無可退,到時候可不單單是無力北上,恐怕小命都不保了。
“叔達,叔達?”
看著諸葛均雙目無神,劉琦忍不住輕輕推了他一下。
“哦,嗯......”
諸葛均回過神來,對著三人遞去一個歉意的微笑:“不好意思,剛才想的有點多,走神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