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正午,皇後才與趙昭儀攜手上座,大長秋致祝壽之詞,眾人再次起身行禮。
午宴啟,奏樂起舞,在座者舉杯暢飲,輪番祝酒,趙昭儀因孕在身,只頷首謝之,眾妃嬪皆不敢造次,反倒不如未開席前熱鬧。
少頃,百子棋帶領少途,箏蕭合奏《鳳求凰曲》,宛若天外之音,繞梁而下,讓人沉醉其中。百子棋年若五十,一襲灰白罩衣,行如仙鶴,清瘦蕭條。
曲終,趙飛燕命人賞賜,百子棋與少途跪下謝恩。趙皇後道:“百樂典今日所奏之曲,甚得吾心。我前日跟你所談之事,不知可考慮清楚了?”
百子棋又深深俯身道:“回皇後殿下,此事下臣恐無法擔當啊。”
趙飛燕臉色微沉,百子棋性格孤傲,傲慢不羈,這世上除了他恐怕還真沒幾人敢當眾拒絕她的請求。
曹美人見皇後不語,忙接過話題,半嗔半笑地道:“百子棋,我看你不是無法擔當,而是不想擔當吧。”
“臣不敢。”
曹美人又道:“皇後讓你教王良娣學琴,乃是提升你的身份地位,這有何不敢的?”此話一出,王敘頓時覺得尷尬起來,更撩起了眾人的好奇之心。
百子棋道:“臣有弟子十數人,但從未教授過女弟子,實怕教授無方啊。”
曹美人正要回駁,趙飛燕已微笑著先道:“不如這樣,王良娣,你現彈一曲,讓百樂典聽聽可有教授的可能。”說著,看向王敘,臉上充滿著不容置喙的期待。
班息以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眼神,微笑著看向王敘。
王敘面露尷尬之色,她沒有想過皇後會突然來這麼一招,這種行事風格,出乎她的意料。
早知如此,她就不求劉昭了,她並不想強人所難。但是,此時她無法拒絕皇後,而且無論如何,還得幫皇後贏回面子,這就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王敘硬著頭皮起身道:“臣妾天資愚鈍,會的琴曲不多,惟願勉力一試。”又轉向百子棋,“還望百樂典指點一二。”
百子棋看著她,一絲驚訝從他的眼中掠過,他之前只專心演奏,並未留意王良娣其人。
王敘已經走到古箏前,一旁的少途輕聲問:“這是秦箏,良娣可需換長琴?”
王敘搖頭:“我可以試試這個秦箏。”雖然王敘想學的是古琴,但古箏和古琴兩者擇一的話,王敘更擅長“箏”,而且古箏聲音更響亮,音色更為優美,更通俗一些,她可選擇的琴曲也要多很多。
不過,王敘這才留意到這秦箏跟她彈的古箏差別頗大,她以前彈的都是二十一弦琴,眼前這把秦箏,她心底快速數了一下,只有十二絃,心裡不免開始打鼓,萬一彈砸了,丟了皇後的臉,再傳到劉昭耳朵裡,那實在是太丟人了。
宦者把秦箏從樂臺上,抬到殿中央。
王敘坐好,兩手一根根撥動琴絃,以確認絃音,秦箏的聲量確實比低沉的長琴要清亮,又試彈了首小短曲,眾人不知是試彈,皆愕然地看著她。
確定好了每根弦的音域,王敘心裡才稍微有底,看著皇後期待而又有些懷疑的目光,她忍不住喉嚨發癢,咳嗽了兩聲,才擺正身體,對上座者微微頷首,正式開始。
大殿之上,出奇的安靜,有滿懷期待者,有安然看戲者,有鄙夷厭惡者,有忐忑審視者,各懷心事地看著殿中央的女子。
王敘今日是一襲素淨的淡黃色暗雲紋罩袍,當她平靜面無表情的時候,正臉會略顯平淡甚至寡淡,但看側臉,無論何時,絕對驚豔無雙。
開場並不是清雅的高山流水,反而是左右開弓,一陣碧珠落玉盤般的清脆悅耳,行雲流水,震撼人心,這是《滄海一聲笑》的改編版本,沒有了一定要遵循原曲的束縛,在曲音高潮處突然轉曲,串到了她以前很喜歡的一首電影的背景音樂裡,把現場人兒的心絃,撩撥的如飛躍了九萬裡高空而驀然串入谷底般,蕩漾,跳躍,而後如痴如醉。
琴音嘎言而止,方才還沉浸其中的人們,沒有了音樂這個介質,心境恍然回歸原位,班息的鄙夷,王瓊的冷漠,趙合德的淡然審視,趙飛燕的期許得意,唯有毫無利益瓜葛的馬婕妤姐妹投來了羨慕贊許的目光。
趙飛燕滿心愜意地贊賞道:“這曲聽得人身心舒悅,本宮久未聽曲聽得如此暢快了。”曹美人也不忘附和稱贊。
反而是百子棋,神情複雜,眼前的這個女子,讓他墜入了往事的雲霧裡,一時竟啞言以對。
趙飛燕饒有興趣地打量著百子棋,爾後才微微笑道:“不曾想王良娣奏曲,已是上等,依本宮看,王良娣不必再拜人為師。”
王敘知道這贊許都是來自樂曲本身的魅力,謙虛道:“臣妾彈琴技巧尚有欠缺,不算精通。不過,強人所難之事,非臣妾所願,拜師一事也只是臣妾跟太子殿下在閑談時的一時興之所往罷了,王敘在此叩謝皇後娘娘的關切之恩。拜師還是罷了吧。若以後我對琴藝有所疑難,百樂典能夠指點一二,那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