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抬頭一看,竟然是段明,嘉園地產的股東,他曾接受我的治療。成功地做了父親。
隨後,在場人物在的兩桌集體站起來,桌椅聲嘩啦啦的,驚動了其他人,反倒是才氣較多的那桌人,沒一個人站起來,只是下意識扭頭看我。
江州市知道楊大師的不少。但見過我的終究是少數,能讓段明這種大老闆起身且恭敬問候的,只可能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位楊大師,所以那些人都很乾脆站起來。
最近我的事情鬧的沸沸揚揚,陳總督、嶽老總督、柳家還有魏家四方巨頭同時發話,哪怕跟重要事務無關,各地大大小小的頭頭也都會記住“楊大師”這個人。
那些商人們更不用說,他們能坐在這裡,身價必然不低,訊息也會靈通,不可能不知道潘首富和楊大師的事。這件事早就在江南商界流傳,而且出現了多個版本。
接著,所有人反應過來,滿屋子的人都站起來。
客廳的所有人看向我,目光各有不同。
文藝收藏界的人大都帶著禮節性的微笑,他們根本不知道楊大師這個名字,不過因為別人都站起來,所以給個面子站起來。
實際上,這些人眼中都流露出懷疑之色,在文藝界收藏界裡,大師雖然不少,但絕對不能亂叫,我怎麼看都不過三十,竟然被人稱為大師。這讓一些人心裡不平衡。
和文藝界收藏界等人的傲氣不同,那些商人中有外地的,就算沒聽過楊大師的名字,也沒有絲毫的懷疑,無論是笑容還是態度都非常真誠,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左右廂房裡的人也聽到客廳裡的話,靜了下來,不少人探頭望,有人低聲說:“楊大師來了?真的假的?我一哥們他爸也是大人物,可他說連他爸都巴結不上,說楊大師特別牛逼,這種大人物也來了?”
我向裡看去,坐在客廳最裡面八仙桌邊的六個人地位最高,也都客客氣氣站了起來。
有兩位是須發皆白的老人,才氣氣息極濃。眼中疑惑不解,看樣子也是不明白“楊大師”為什麼被稱為大師。
我看到兩個人的表情,心中無奈,自己的外號真不適合這種場合。
兩位四五十歲的重要人物則各有不同,那位戴著眼鏡的斯文官員面帶微笑,只是靜靜地看著,好像不管來的是誰,他都是這副樣子。
另一位很健壯的男人則帶著驚喜之色迎上來。
那兩位商人和這兩位很相似,一位是站在原地不動十分好奇,另一位則滿面笑容跟著走過來迎接。
隨後。認識我的人和少數人紛紛離桌,一起來迎接,不過他們都沒有再開口,跟在那位重要人物後面。
他走到我面前,伸出兩隻手。
周圍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這位可是烏山市首屈一指的重要人物,雖然比江州市市稍差,但烏山是產煤大省,經濟實力在江南從來沒跌出前五,這種城市的經濟實力可非比尋常。
在座的人中,這位鄭知府的實際地位最高,那位文化部的閻員外郎雖然和鄭知府平級而且在京城,但實權還是略有不足,一市的父母官顯然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