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將死之人念頭會轉的很快,一瞬會變得很長。
長的足以回顧一生,足以想起很多放不下的人,足以想通很多想不通的事,也足以大徹大悟。
這已經不是陳曉第一次瀕臨絕境了,他已經經歷過一次極度痛苦的“死亡”。
那一次陳曉第一次窺見了死亡之間的大恐怖,所以當第二次“死亡”來臨的時候,陳曉比第一次平靜了很多。
至少他很快的明白了一件事。
既然必死,也就無需害怕了。
陳曉眼前再次浮現出了第一次觀閱拔劍術的時候,黑衣劍客與白衣劍客的決戰的場景。
白衣劍客很強,強到在九株劍星草中陳曉看了三千劍意,也只能看懂七分,
千里飛雪,惟餘莽莽,一劍既出,敢叫日月換新天,是改天換地的王道之劍!
這一劍可殺百萬人,但是卻只用來殺一人!
反觀黑衣劍客,閉目而立,像是一個死物。
白衣劍客的劍瞬息而至……黑衣劍客拔劍,飛雪倒衝而起,白衣劍客被斬死。
重演了一變之後,陳曉心頭一切都明晰了起來。
他對拔劍術的理解有誤,不能說全錯,只是對了一半,錯了一半。
置之死地然後生,把握拔劍的時機,這一點沒錯,只是他理解的還不夠透徹。
置之死地,不是讓他在臨死的那一刻絕地反擊,而是從一開始的時候,就當自己已經死了。
在時間意義上加速了自己的死亡,所以才能真正的置生死與度外。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而他提前跨越了這種恐怖,才能平靜的面對這一劍。
冷靜,極致的冷靜,像屍體一樣冷靜,已經是死了的人,是沒有必要害怕的。
所以他的劍很快,快到超越了時間,快到劍在鞘中的時候,其實已經出劍了,快到白衣劍客還沒出劍,其實就已經死了!
飛雪之所以沖天而起,不是因為黑衣劍客那一劍有多強,而是白衣劍客已經死了,所以沒有出劍,自然也沒有千里飛雪的劍意。
陳曉的雙眼漸漸地變得深邃起來,熹微的光芒在眼中,生了又滅,滅了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