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在座的三個男人,對吳老都很尊重,尤其是林言晏,不止是尊重,更多的是一種信任。
雖然吳老對林言晏偶爾有些雞蛋裡頭挑骨頭,但是很明顯,言談之間,吳老對他是寄予了厚望的,期望很高,同時也愛護有加。
吃完飯,吳老單獨把顧清寧叫進旁邊的書房裡談了大約一小時,才離去。
但就是這一個小時,顧清寧覺得自己像突然獲得了某種神識一樣,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一個小時的時間,前半個小時吳老是在跟她閑聊。問了一些她的家庭背景和學業經歷,還問了一些顧清寧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以及她個人的興趣愛好之類的。
剩下的半個小時,顧清寧就這幾天看書和看資料之後,心中疑惑的,一直有些想不通或者想不透徹的問題,給出了一個對她來說她簡潔而有力的答案,讓她瞬間有一種恍然大悟和原來如此的感覺。
吳老說,經濟學講的是一些一般的經濟執行原理,離實際應用較遠,但它是一門基礎學科,相當於是素質教育。
而金融學與經濟學相比,則更像是技能教育,功能更加直接,效果顯現更快。
但是,學習金融學你雖然可以看到在投資、融資、家庭財富管理當中的應用。然而,經濟學作為素質教育,則可以增加一般性的知識修養,拓寬我們的眼界,增加我們的知識儲備,增加對事物的理解,它也許並不直接對我們的決策有用,但是幫助我們理解社會經濟的運作是間接有用的,就像哲學、歷史對我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人文修養的一部分。
簡單地概括,經濟學是國師之道,而金融學是百姓之學。這就是經濟學和金融學之間最深刻的區別。
咱們國家有句古話,叫做“學會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經濟學這門武藝其實是非常適合賣給帝王的,它是廟堂上的學問。反過來說,金融學是百姓之學,它研究的都是百姓日常的問題,是從個人、公司、家庭的角度出發,解決實際問題。
你先學的是金融學,現在再來研究經濟學,等於是回頭給自己補基礎課。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理解經濟學,可能有助於更好的金融決策,而學習經濟學最理想的結果是對經濟執行的全域性有一個理解。
深入全面理解經濟執行的框架,可以避免盲人摸象。
最後,吳老對她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告訴她,以後每週跟她約一次時間,利用半天,吳老親自教導,讓她慢慢接手陶其蓁的工作。
直到送吳老的車已經漸漸遠去,顧清寧眼睛裡的小星星還在不斷地往外冒出來。
“嫂子,嫂子,吳老說他要親自教我耶!”顧清寧扭著陶其蓁的胳膊,搖晃著說道。
“嗯,吳老臨走前跟我說了,如果你表現好,我可能就不是他的最後一位關門弟子了哦。”陶其蓁好笑地看著她,說道。
“真的?真的嗎嫂子?嗚嗚嗚,我實在是太開心了。”顧清寧說著,便要伸出雙臂要抱住陶其蓁。
結果有個人先於她出手,把老婆往自己懷裡一摟,順便給沈墨使了個眼色。
顧清寧抱了個空,瞪了小少爺一眼,然後被沈墨拎著衣領抱回了自己懷裡。
那天晚上一直到回到熙園,顧清寧都還沉浸在吳老的教導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