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工業民科> 第一百八十七章 指定公務用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七章 指定公務用車 (1 / 2)

鄧老不顧疲乏的堅持看完了汽車廠的各個生產線,說了很多個“好”字,老人家高興的彷彿都年輕了許多。

“鄧老,您該吃午餐了,是不是今天上午就到這裡?”鄧老的勤務人員及時的提醒他道。

鄧老微微的驚訝了一下,拍了拍額頭笑道:“太高興嘍!竟然忘了吃飯,我現在還真有一點餓!”

他轉頭對李剛等人問道:“你們這裡有沒有食堂啊?咱們一起去!”

李剛連忙點頭說道:“有的,鄧老這邊請!”

一行人隨著興致高昂的鄧老去了食堂,林強生知道首長的參觀到這裡就算圓滿成功了,以後濱城汽車廠真的要發達了!

鄧老的時間安排的緊,在濱城汽車廠參觀了之後,下午和h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領導開了會。

他就國內形勢和中央關於汽車行業的步驟方針與汽車廠的領導們進行了座談,在汽車公司的一間會議室裡鄧老親切和藹的和眾人聊天,可見鄧老今天是多麼的高興!

“中央看到了你們汽車公司的建設成果,這為我們進一步制定汽車產業相關政策提供了具體的依仗!我們中國目前每年的進口轎車都在萬輛以上,你們公司的轎車發展起來了,中國就有了自己的轎車產業,再不用大規模進口國外轎車了!下一步就是減少進口,使用我們自己產的轎車減少外匯支出!你們要繼續努力。有了這麼好的基礎,濱城汽車公司理應發展的更好,我以後是會要看你們的成績地!”

李剛等人神情興奮。幾位較年輕的廠領導幾乎快高興的跳了起來,就看鄧老和一位陪同人員聊了聊。

這位陪同鄧老前來濱城視察汽車廠的老人,來頭也是不小!

他正是李灝,他曾先後在國家經委、計委、建委等單位工作,曾任國務院工交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建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專職委員。對外經濟貿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國家經委秘書長。

李灝點頭笑著說道:“濱城汽車公司發展的很好。這樣的企業國家應該扶持!”

他轉頭看著在座的汽車廠領導,說道:“國家每年都要拿出寶貴的外匯從國外進口轎車,現在你們終於也生產出我們國家自己的轎車了!我看到之後覺得很好,完全可以替代進口轎車成為我們黨政機關地方政府單位的公務用車嘛!鄧老和我都支援你們廠生產的捷達型轎車作為公務用車。你們以後要生產出質量更好的車子,這樣也不負國家的期待!”

“譁!”在座的汽車廠領導們都使勁的鼓起掌來,這個訊息太出人意料了,國家竟然支援他們廠的轎車成為公務用車!這簡直是濱城汽車廠的一次大翻身啊,這家汽車廠的前途他們根本就不用想,那肯定是一片光明啊!

h省的領導們也驚訝的跟著鼓掌,不過轉瞬他們就更熱烈了起來。濱城汽車廠成為國家公務用車的定點單位,不用說,它將給濱城給h省帶來怎樣大的發展!

這是又一個一汽啊!很多人私下想到。一汽有了,二汽有了,或許濱城汽車製造廠很快就會換一個名字了。或許會叫三汽!

“中央希望你們繼續深入發展,做好我們的國產轎車,解決我們在轎車生產上的短缺!”李灝揮手說道。

鄧老殷殷期待的看著在座眾人,言辭懇切的用川音向眾人說道:“中國要把汽車製造業作為重要的支柱產業,爭取有一個較大的發展!你們的工作要做好,這裡就是一個樣板工程!”

下午的時候。陳雷書記陪同著鄧老在工業新區的黑科公司簡單的走訪了一圈,陳雷書記簡單的向鄧老介紹工業新區的規劃。講解了已經進駐和將要進駐工業新區的一些企業。

鄧老饒有興致的說道:“你們這個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帶動省內其他工業的想法很好,我們就是要集中力量辦大事!把一批技術先進企業扶持起來,更大的解放生產力,生產力是我們發展的基礎!”

鄧老的心中早已有了朦朧的生產力理論,目前還尚未成熟,h省領導發展濱城工業新區的做法剛好跟他的想法相結合。

想到這裡,鄧老不禁又想到或許在濱城同樣成立一個特區會更好,這裡已經有了一定的工業基礎,這樣要比南方更快的顯見效果!

不過這件事情非同小可,成立特區就意味著它可能在以後的地方經濟發展中成為一個巨大的吸塵器!

這個吸附效應誰也預料不到會有多大,尤其是h作為東北地區資源和農業大省,承擔著國家主要的外匯收入和糧食安全,這就更應該慎之又慎!

儘管h省的陳雷書記和其他領導都一直在頗費心思的向鄧老要政策,但是鄧老在整個參觀過程中始終沒有鬆口。他不能鬆口,如果讓濱城成立了特區,那關內的建設需要的資源從哪出,東北負擔著國家100多種主要資源產品的輸送任務,讓濱城成立特區一定要再考慮考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鄧老剛剛湧起的生產力理論結合實踐,又不得不為現實壓了下去。

這次濱城之行鄧老十分滿意,濱城汽車公司上下也一片歡騰,唯一遺憾的就是h省的領導了,除了陪著汽車公司樂一回之外別的沒什麼收穫,這也讓他們多少有些失望。

看著鄧老的專機飛離機場,送行的領導們鬆了口氣,林強生仰頭看著飛機消失在天空,腦子裡還在回憶著那位高大青年走時對他說的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