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工業民科> 第二百九十八章 國產工業的先天基因缺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八章 國產工業的先天基因缺陷 (1 / 2)

又過了幾天埃裡克松的同胞尼爾斯等七人來到佛羅里達的邁阿密,林強生同樣招待了他們,這七人都曾經在薩博汽車公司工作過。埃裡克松把他們介紹到了林強生這裡,他們在濱城呆了半年多的時間,他們被林強生安排在公司的各個崗位,同時他們也在濱汽和哈汽進行工作,同時林強生也委託他們深入工廠的各個崗位對三家企業的運營情況做總體性調查。當然,他們也參與了公司很多的決策,其中就有在企業中推廣產品質量標準化。

往往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才能更好的看透事物本質,這七個瑞典人到了陌生的東方國度不可避免的會審視中國的企業和企業的管理者,他們會從中發現不少的問題,比林強生看得更透徹。

在聖誕節前,林強生就請七個瑞典人對企業進行分析,找出他的企業同歐美公司之間的差距,以及如何更好的讓企業的產品提高質量。

尼爾斯等人欣然領命回到瑞典過完了聖誕節就開始準備材料,結合他們在濱城企業內的所見總結出了一百六十六頁的分析報告。

七人到了邁阿密把分析材料送到了林強生的眼前,林強生用了兩天時間把這份報告看完,深深的皺起了眉頭。

“穆青,把尼爾斯他們的報告傳真回矽谷讓王慧昌找人翻譯過來然後送回國內!”林強生向穆青吩咐道。

穆青把散落在沙發和地毯上的報告重新梳理起來。她向林強生問道:“好的我馬上去,您還有什麼吩咐嗎?”

林強生想了想搖了搖頭說道:“給我泡一杯咖啡,其他的沒有了!”

“哎!”穆青輕快的答應了一聲拿著檔案走出了房門。不一會她就送來了一杯咖啡然後麻利的發傳真去了。

林強生端著咖啡,輕皺著眉頭思索著。

瑞士人的報告上指出濱汽哈汽和他的公司三家企業,如果不改變供應鏈換掉國內的供應商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和歐美日企業相同的工業標準,更不能達到林強生所期望的和德日美企業產品的相同質量。

如果不對生產體系做出徹底的改變,採用國際供應商,按現在的發展方式進行下去什麼產品標準化企業質量管理都是空談!強行制定出來,那也是對中國現有的發展能力的徹底妥協。根據中國實際情況生產的產品質量永遠也不可能同歐美日企業相提並論!

瑞士人給出了一種可能,假如對中國工程能力妥協。這種低質量標準形成了慣性成為了企業經營的基礎,那麼林強生的企業將會變成二流公司甚至三流公司。他的研發中心不得不放到國外,國內的研發體系將永遠不可能趕上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科研水平,因為不得不為國內低素質的生產體系買單。放低產品質量和生產要求滿足國內低下的加工能力。

造成這種困境的因素很多,傳統認為我國現代工業起步時間較晚,第一二次工業革我們沒有趕上。

但是很多國家也同樣沒有趕上,如日本、韓國,灣地區、新加坡。這些國家或地區雖然沒有趕上工業革命,但巧妙的利用了世界經濟環境讓自己成為了發達國家技術先進國家。

還有,雖然內燃機的原理並沒有改變,但是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供應鏈逐漸完善。各大零部件供應商百花齊放。汽車內燃機作為製造業下的汽車行業下的小小一個動力總成,且不提一個內燃機的knoho技術訣竅、專有技能、過程性知識)由主機廠掌握,單說零部件。新中國成立的時間都沒有諸如bosce,eringkinger等零部件公司營業的時間長。所以從工程學的積累層面上,絕對時間已被歐美日甩開一大截。這是先天性的基因缺陷!

這些企業發展起來以後,相關技術已經被他們註冊了大量專利,中國想要購買到這些底層專利總是碰到這樣的那樣的問題,不只是經濟的也許有政治因素或者種族因素的阻撓,讓中國發展技術受阻。

再一個就是像日本德國這樣的國家對“匠”的崇拜。兩個國家尊重技術的傳統,他們的手工藝者被授予了很高的社會地位。優秀的匠人在這樣的國家更能贏得社會的整體尊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