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工業民科> 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進美國軍工品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進美國軍工品質 (1 / 2)

林強生一行人上了飛機,東星航空工業公司的計劃也請示了中央,他們將向格魯門引進f14戰鬥機,以及引進美國先進的雷達技術、座艙技術以及航電等技術努力!

中央在同中航技、空軍等多部門研究之後,批示同意東航工的計劃,並且讓已經在美國的兩個部門的代表協調他們與國內各航空廠家的工作。

幾年前,國內本來是想從西方引進一款先進的戰鬥機連帶生產技術的,可是當時的美國政府只允許向中國出售f1679這種低檔貨,而且不提供技術和生產線。法國人倒是很熱心的向中國推薦他們的幻影2000,而且也同意出售生產線,當時引進此款飛機和生產線的政治阻力並不存在,但由於法國人的要價高昂結果這項計劃也不了了之。

格魯門公司也曾經向國內推薦過f14戰鬥機,但國內的專家對於這款三代機中的最老的一款機型並不是太滿意,而且價格高昂又不提供生產線和技術,因此國內對其沒什麼興趣。

林強生在前世也看過很多網上的言論,說什麼格魯門在84年表達了出售中國一批改進型f14,共24架,換裝了f110ge400發動機,推力增加,效能大幅度提高,油耗降低。在之後的數年裡,雙方就效能,價格等進行了沒完沒了的談判。格魯門曾邀請中方技術人員訪問它的工廠並邀請美國海軍飛行員進行飛行展示.當時格魯門執行長還向中方人員贈送了繡著‘紅色雄貓‘的t恤。

但據林強生在這個年代的實際瞭解,今年雙方並不存在這個事情的互動,格魯門或許向中方提過,但那也是原版f14,國內沒有興趣。而且這項交易還要美國政府和國會的授權,最重要的是一份taa技術援助授權書,f14畢竟是一種超音速重型艦載戰鬥機,伊朗就靠它抵擋了數倍於己的伊拉克戰機,格魯門很難過這一關。

因為現在通用還沒有研發出f110ge400發動機,f14也沒換代。格魯門是否能搞定這項交易由未可知。

幾項難關重重的擺在面前,而且對於林強生來說,還要同國內空軍協調,如果空軍不買的話他也玩不下去。但是。林強生又並不是單單的想為祖國做貢獻,引進f14他有自己的重要目標要實現!

美國人的製造技術比歐洲和俄國中國先進了不止一點半點,尤其是軍工技術,其部件系統的長壽命和絕佳穩定性是任何一個技術發達國家都比不了的。或許日本在某些方面可以比一比,因為美國的戰機上用了很多日本製造。

f14作為艦載機又特別強調結構強度、部件壽命和重量的完美統一。所以製造工藝更加考究。

林強生期待著透過引進它來了解學習美國的製造思想和體系,這對東星集團的技術進步和體系進步具有重大意義!

如果東星集團能夠引進f14,研究它學習它,建立這個大專案機制,把許多子系統、部件和材料的生產放在日常的技術進步中,不求十年、八年吃成胖子,而是用二十年決心去作,一步一步實現,在這期間把獲得技術和思想用於其他技術和產品的生產當中。最終東星集團一定能夠生產出中國版的f14,即使晚30多年。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當然生產出來的f14不會所有子系統都是30多年前的水平,一點點修改一點點提高。不把仿造f14作為一項短期任務,而是把它作為我們的一個樣本和奮鬥目標,為基礎工業提供一個榜樣。

到了那時,美工品質被運用到東星集團的各個產品上,那帶來的好處和意義將是無比空前的,並且意義深遠受益良多!

當然,林強生也明白這項交易想要達成的艱難程度,成功因素並不在於自己努不努力而是在於美國人答不答應。主動權基本掌握在了對方的手裡。

中央也期待著東航工業公司這家合資企業能夠帶給中國航空工業一些新東西,且重在探索一條技術進步的新路線。

林強生知道,東星航空工業公司不能脫離國內的體系,引進的專案需要一塊好田地。沒有這塊土地東航工業公司也生存不下去。他必須要讓空軍裝備f14戰鬥機,否則就沒有可能引進f14專案,就沒有大幅度提高東星產品技術的可能!

70年代末根據部隊80年代中後期武器裝備更新需要,結合世界殲擊機發展水平,我國提出殲8大改的設想,以便在80年代為部隊提供能夠攔截高空和低空高速入侵目標能力的殲擊機。其目的主要是防備蘇聯部署在遠東和中國北方的逆火轟炸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