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政府回來,林強生就繼續參與“家樂福”超市的建設工作,選定的地址,已經開始了施工改造,同時周圍也圈起了一圈藍色圍檔。
施工隊主要來自東星建築集團h省分公司,而且還聘請了省建研究所的工程師,他們與穆勒帶領的德國建築師一起合作,監理方則聘請的是省內的建築單位。
這年代的國內建築人還是很認真負責的,雖然也存在建築質量差的問題,但大多都是由於環境所迫,沒有好的條件讓他們搞建設。
這與後來在建築行業內形成的各種潛.規則完全不同,那時這個行業已經整體墮落了。
穆勒一方的德國工程師,作為工程的主設計方,東星邀請的本土建築師作為輔助一方,林強生希望這些建築師能夠從與外國人的合作中,學到一些國際設計經驗,與先進的施工管理方法!
施工現場已經忙碌了起來,工人們進駐,開始了對這棟建築物內部的改造,首先就是按著設計方案對牆體進行拆除。
東星建築公司的裝置先進,這些牆體要儘量保持完好,運輸到別的工地去,等在周圍的老百姓大概要失望了,因為他們會發現除了一些建築垃圾,一塊完整的磚頭都沒有。
或許是為了遮蔽揚塵和沙土飛揚,也或許是單純的不想在超市開業之前,讓市民們見到這座建築物的真實面目,大樓的改造工作始終保持一份神秘感。
林強生特意要求,從沿海省份採購了大量的深灰色漁網,用漁網把這棟龐大的建築圍了起來,使得外界一點看不清內部面貌,從外面只能看到網上掛著的白色大字,老遠就能看得非常清楚,東星建築!
兩天之後,王光美帶著一紙批文來到了東星集團的總部,告訴了林強生一個好訊息。經省裡領導集體討論,濱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成立。
與原有計劃不同的是,新的開發區面積大大的增加了,從原來的13平方公里。擴充套件為26平方公里,比工業新區還多出20公里,但這個經濟開發區卻不是一塊完整的土地,它是由三塊組成的。
省市經研究決定,在郊西和城南分別開闢13平方公里和11平方公里的經濟發開區。在市中心偏西的位置上建設一處2平方公里的cbd中心商務區。
中心商務區這個概念還是林強生告訴侯捷和陳雷兩位省長的,這個城市的新發展理念讓他們有耳目一新之感,他向兩人介紹了世界上比較有名的幾個cbd,紐約曼哈頓、倫敦金融城、、東京銀座等等,無不是世界上比較有名的中心商務區。
這幾個地區依託世界經濟中心的地位,高度集中了城市乃至地區的經濟、科技和文化力量,給這些國家帶來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作為城市的核心,中心商務區必然是全新的,高樓大廈的,它要具備金融、貿易、服務、展覽、諮詢等多種功能。並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與通訊條件。
這個專案也受到了濱城市政府的歡迎,長久以來濱城的市容市貌一直沒有多大的改變,如果站得高望得遠就會發現市區之內道路交通複雜,整座城市沒有幾座高樓大廈,全部是大片的平房和棚戶區,唯有市中心區域的索菲亞大教堂和北方大廈酒店算是高層建築,但索菲亞教堂附近同樣的髒亂差,交通道路狹窄,建築錯亂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