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工業民科> 第六百二十七章 務實和激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二十七章 務實和激進 (1 / 2)

楊寶樹以及成飛的主事者們為了上馬汽車專案還真的費了一番心思,林強生就看了三個廠房,都是為了汽車專案準備的,而且都整飭一新就等著裝置進場。

楊廠長笑著對林強生說道“我廠為了上馬汽車專案,還特意在這片廠區設立了輸變電站,專案上馬之後務必要保證這裡水電!”

林強生前世也聽說成飛不是停水就是停電,他點了點頭對楊寶樹說道“一旦生產線運轉,那就要求整條線最起碼要達到70的開通率,電力、水力保障是必須的!”

楊寶樹和聞訊趕來的幾個廠領導面面相覷,林強生一說這些專業名詞他們就不懂了,楊廠長問道“小林,這個生產線開通率是什麼?”

“哦!”林強生愣了一下,解釋道“像自動化生產線,要想保證機器正常執行,是不能24小時連軸轉的,必須要有合理的安排,把機器高峰錯開,讓裝置得到休息,同一時間段的裝置執行率就是所謂的開通率!”

一位成飛的副廠長好奇的說道“我們也知道國外發達國家的汽車生產線,製造能力是非常強的。一分鐘下線一臺車都是普通的,一天就能生產1000多輛車,我們要是有了生產線那還不可勁的運轉,人歇機器不歇,這不是很正常嘛,怎麼就不行了呢?”

“對啊!”他的話立刻就讓在場的一些人認同了,過去他們也都是這麼生產的,機器裝置哪有那麼金貴!

林強生搖了搖頭說道“機器也會疲勞的,裝置24小時執行,加工精度肯定有所下降,這樣汽車的品質就難以保證,殘次率大幅度提高,這既是對自己的產品不負責任,也是對購車者生命安全的輕視!”

迎著眾人的不信以及懷疑輕視的眼光,林強生大聲的說道“以前。濱汽和哈汽都採用過三班倒24小時連軸轉的壓榨模式,可實踐證明,這樣雖然把產能短時間內提高了,但是犧牲的卻是產品品質和工人的人身安全!”

他對楊寶樹等人說道“汽車企業要想好好的發展。必須注重產品品質管理,做到生產人性化,要善待工人,同樣也要善待機器,只有企業管理者善待他們了。他們也才會善待企業!”

楊寶樹和一些人,尤其是附近的工人,聽到了林強生的話都安靜了下來,這番言論在老國企人的心中簡直太顛覆了,和他們以往的生產觀念完全不一樣,他們過去講究的是有活就加班加點,苦幹實幹沒命幹,讓人和機器休息,這還是第一次聽說!

“小林,濱汽現在年產20多萬輛轎車。他們沒采用三班倒的生產方式嗎?”楊寶樹問道。

“現在濱汽、哈汽、廣汽和邢汽都採用了二班倒的生產方式,儘量保證工人們的體力,把人搞累了搞乏了,對生產厭煩了,這樣對汽車企業也沒有好處,只有壞處!”林強生說道。

楊寶樹默默的點了點頭,在汽車產業方面他們成飛連新丁都不算,既然眼前就有個行家,那還是努力學習吧,他也期待著成飛上馬汽車專案後能夠大受歡迎!

“這幾家工廠都是我們的三產車間。現在開闢出來用做汽車專案,有數萬平方米,地方夠大吧?”楊寶樹問道。

林強生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建個年產3萬輛輛轎車的汽車工廠。算是夠用了。但是要想做汽車產業基地,這點面積還是不夠!”

楊寶樹怔了怔,大笑著說道“一步一步慢慢來,造汽車我們現在連走都不會,想跑還不得摔跤!”

林強生笑著搖了搖頭,楊寶樹還是不明白。汽車產業是要規模效益的,是要大投資大建設的,哪怕一下子投上個幾億美元也不多,在世界著名汽車企業當中很普遍,韓國現代在70年代初剛剛掌握低檔汽車的生產,就敢投資1億美元引進裝置建設大型工廠,實現規模效益化,讓現代的生產規模一下子擴大了很多倍,楊寶樹想慢慢來,這也是國內汽車企業的通病,開始邁得步子不夠大,勇氣不夠,沒有韓國人發展企業的那種不成功就破產的精神!

林強生在參觀當中,楊寶樹也向他介紹了一些成飛的情況,六七十年代國內的軍工企業就開始了自力更生,一方面自己自足,另一方面也是解決家屬就業問題,幾乎每個國有企業都建設了一批生產部門,到了改革開放後軍工企業的三產規模已經發展得很大,有的已經成了大集體制企業,小集體更是不計其數。

哈飛曾經生產過臉盆、炒勺等產品,撿著什麼生產什麼,甚至一度被人笑話。而成飛也差不多,大集體套著小集體,旗下到底有多少個生產部門連上層也不清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