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魔道爭鋒——秋語> 悲莫悲兮(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悲莫悲兮(二) (1 / 2)

浪隨心、鶴沖霄、侯青青、郭縱四箭齊發,同時攻了上去。龍行雲目的便在浪隨心身上的靈心寶石,見他靠來,精神大振,右手五指向他當胸疾抓。浪隨心頭腦發熱,此時此刻,誅殺這個橫刀奪愛的仇敵,成了他心中的不二之想。俟龍行雲指尖及胸,猛吸口氣,雙拳有如狂風驟雨般上下翻飛,恨不得將他立斃拳下。龍行雲心下大喜,他自然不想在此過於糾纏,此刻浪隨心如顛似狂,自身破綻暴露無遺,只須尋隙而入,奪下靈心寶石和玄匙,便可一走了之。

不老翁深知龍行雲武功了得,浪隨心等人在他面前,皆不足道,唯有自己勉力一搏,方能稍阻一阻,給他們機會逃走。當下一拳擊出,喝道:“你們先走,把他交給老家夥。”眾人之所以搶先圍攻,正是不想讓他動手,這時一個個驚魂出竅,更哪肯丟下他先走?

龍行雲左閃右避,遊魚般在四人之間穿插往來,試探幾招,遂發現不老翁其實遠未康複,功力所剩不過四、五成而已。於是放開手腳,只對他一人發動猛攻。不老翁雖然仍強出眾人甚多,但與龍行雲相鬥,卻不似前般自如,僅僅拆了十數招,便已險象環生。眾人瞧得真切,各展生平所學,加緊攻勢,但龍行雲採取避實就虛的策略,對他們只是躲躲閃閃,一沾即走,全部精力都放在不老翁身上,有時更硬受侯青青、郭縱一掌,也無礙大體。

三十招一過,不老翁已是汗流浹背,但覺體內真氣逐漸消散,內息愈來愈弱,心知大限將至,再無力阻止這場浩劫了。龍行雲一招未老,次抓又至,不老翁連連招架,動作卻比過去遲緩了許多,被他一爪扣住喉頭。眾人驚呼聲中,不老翁呼呼兩拳,竟是要跟龍行雲同歸於盡。

龍行雲自然不肯,只得放手回護,不老翁趁機飄退,落地之時,腳步踉蹌,竟已站立不穩。龍行雲去一勁敵,猛的一掌迫退侯青青,順勢反撩一爪,正抓在鶴沖霄劍上,青焰飛騰之中,一枝長劍竟被他扭得麻花也似,劍尖圈轉,直指鶴沖霄咽喉。鶴沖霄急忙撒手,盡力側了側身,避開要害,以肩膀受了這一劍。龍行雲反掃一腿,將郭縱踢倒,最後集蓄全力向浪隨心連抓三爪,旋即一變,一掌打在浪隨心胸前。從他迫退侯青青伊始,到擊中浪隨心,一共使了七招,各招雖有先後之分,相繼而施,卻因速度太快,便好像一招之間,逼退一人,傷了三人。

浪隨心摔在地上,仍不肯示弱,便要彈身躍起,哪知才挺起身子,陡覺眼前一黑,複又摔倒。鶴沖霄等三人身手平平,靈心寶石又不在他們身上,真正讓龍行雲全力施為的,其實只有一個浪隨心,因此他傷得最重,偏偏他還要跳起來跟龍行雲拼命,一口氣沒接上來,竟自暈死過去。

龍行雲正待欺至他近前,搶奪靈心寶石和玄匙,卻見侯青青先一步將浪隨心提了起來,從眾道頭頂飛掠而過,退回到階上。龍行雲大怒,揮掌打死兩名道士,正要學侯青青那般飛掠追趕,忽聽鶴沖霄大喝道:“結‘常清靜劍陣’!”只見二十名道士邁步向前,各站方位,二十柄長劍將他指在垓心。其餘眾道則退後數步,巋立如林,仗劍高誦:“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每誦一句,陣中四方便有道士挺劍刺出。

這套劍陣是清虛觀祖師所創,名為“常清靜劍陣”,眾道誦讀的也是“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陣法威力不大,卻有困敵之效。龍行雲對此陣缺乏瞭解,起初只是加以試探,如蛺蝶穿花般飄忽來去,覓得機會,猝然出手,擊殺一、兩名道士。但誦經群道中必有一人搶出,填漏補缺,使得劍陣保持完整,想必群道平時經常演練此陣,井然有序,便是那補缺之人,彷彿也事先安排好的一般,並不爭搶,一人倒下,自然而然便有一人挺身而出。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朗朗的誦經聲中,鶴沖霄回望不老翁道:“師祖速引浪公子他們去元君殿,由殿後秘道逃走。”數十名道眾齊聲誦經,振聾發聵,但鶴沖霄這句話以內力送出,仍清晰的傳入不老翁耳中,旁人卻無法聽到。他口中的“秘道”原本是條地下水渠,在建觀初期修成,如今早已不用了,不老翁知道他指的是這條廢渠,心中嘆道:“罷了,罷了,老家夥死不足惜,卻須保得臭小子幾人周全,他們終非本門之人,若命喪觀內,清虛觀的百年清譽也便蕩然無存了。”想到這猛一頓足,向眾人道,“跟我來。”

龍行雲眼看眾人進了大殿,出後門而去,心下大急,暗道:“這次說什麼也要將靈心寶石和玄匙搶到手,絕不能讓他逃了。”只見他身體微躬,雙臂向前展開,大喝一聲,“群龍蹈海!”

鶴沖霄在碧海重樓見識過他這項絕技,聞言面色陡變,忙叫道:“快躲……”卻為時已晚。無數道蛇形箭氣竄入陣中,橫飛亂舞,群道甚至來不及抵擋,便躺倒一片。但轉瞬之間,後面群道便又補足相等的人數,餘皆繼續誦經,只是人愈來愈少,聲音自然也愈來愈低:“……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龍行雲見群道前赴後繼,凜不畏死,再次將自己困住,不免大傷腦筋,他的“群龍蹈海”每施展一次,便要消耗近半功力,恢複之前,無法再次施展,只得靜下心來,思尋破陣之法。他仍如前般東奔西突,一一擊破,但這樣一來,勢必大費時間。隨著群道陸續斃命其手,到得後來,已無補缺之人,“常清靜劍陣”才算告破,但龍行雲被困陣中長達半個時辰,想來不老翁等人已逃得無影無蹤了,不由得惱羞成怒,將剩餘道眾趕盡殺絕。

鶴沖霄眼看著本門弟子無一倖免,如今只剩他孤伶伶一個人,不禁老淚縱橫,自知不是龍行雲敵手,倒也不必負隅頑抗了。他盤膝端坐在階上,眼望蒼天,淚流滿面的道:“祖師在上,弟子鶴沖霄無能,護派不周,致使清虛觀數百年基業,毀於一旦,唯以死謝罪,乞盼祖師寬宥。”

龍行雲知他抱定死心,遂不急著動手,站在階下仰面觀瞧,眼中滿是輕蔑之意。只見鶴沖霄接著最後那名道眾所誦經文,朗聲續道:“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誦罷身軀猛的一震,一口鮮血噴灑在潔白的石階上面,竟自絕經脈,瞋目端坐而逝。

龍行雲看也不看他一眼,徑直沖到後院,遍尋不著浪隨心等人,盛怒之下,放一把火,將一座百年道觀付之一炬。

不老翁引著眾人由水渠逃走,出口已在衢州城外的一片月桂林中,時值深秋,桂花開得正盛,空氣中彌漫著甜鬱的芳香味道。

清虛觀規模宏大,殿宇房屋加起來足有上百間,火勢一起,直竄半空。眾人雖已逃出十數裡之遙,仍能望見衢州上空濃煙滾滾,火光熊熊,無不悲愁垂涕,料想鶴沖霄也萬難倖免。浪隨心已經醒轉,情緒略有平複,見此情景,淚如雨下。

不老翁連連搖頭嘆氣,將浪隨心叫到身邊,哀聲道:“臭小子,你一定要振作起來,戰勝心魔,將來鏟除龍行雲,替天行道,便指望你啦。”浪隨心這才想起不老翁跟龍行雲交手,已經動用了內力,大駭道:“老翁,你怎樣了?”不老翁笑道:“老家夥是不成了。”眾人驚叫一聲。浪隨心道:“不會的,老翁功力深厚,定能康複如初。”與其說是安慰不老翁,倒不如說是安慰他自己,“痊癒之前,且不可使用內功,否則大羅神仙也救他不得。”商青羊這句話在他耳邊盤旋迴繞,以商青羊的醫術,還會說錯不成?不覺悲從中來,淚流滾滾。

不老翁在與龍行雲交手後,便感到體內真氣不斷洩去,似他這個年歲,若無真氣護體,必會迅速衰朽而死。眾人眼看他形容枯槁,整個人都瘦成一副皮包骨,臉膛也不再似先前那般紅潤如嬰孩,心知無力迴天,一個個都垂下頭,哀哀欲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