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別片,一直是華夏電影發展的一個痛。
華夏不缺少藝術家,他們拍出了許多優秀的文藝片,橫掃各種大獎。
華夏也不缺少電影人,可以拍出各種主流電影,滿足老百姓日常的觀影需求。
可是提到型別片……
蘇浩記得老爺子上課的時候還感慨過,他是這麼說的:“各位同學們,說實話,我希望你們當中多出一些‘二流導演’。能在國際電影節上拿大獎的一流華夏導演並不少,但是為什麼華夏電影卻沒有好萊塢一樣影響世界的力量呢?說白了,還是缺少了拍型別片的‘二流導演’!”
當時,蘇浩剛聽到老爺子這麼說的時候完全沒明白他的意思。
袁雯雯解釋之後他才恍然大悟。
“文藝片能有多少票房?多少觀眾?多少年才能產出一部優秀的文藝片?但是看看好萊塢的型別片,一年幾十上百部的推出,幾乎每一部都能大賣。能否批次的製造優秀的型別片,才是衡量一個國家電影業是否強大的標準!一個優秀的導演,最多再加上一兩個優秀的演員,就能拍出一部獲獎的文藝片。可是要快速量產型別片,卻需要整個電影業的繁榮發達才能做到。”
潘江帆忍不住感慨起來:“真希望華夏的型別片可以崛起,早日撕去除了功夫片和文藝片之外就沒有其他電影的華語電影在外形象。其實華夏拍不出好的型別片更大的原因並不單單是沒有好導演,或者沒有好演員,而是缺少蘇浩你這樣的專業人士。”
蘇浩笑了笑。“是麼?”
老爺子湊巧聽到兩人的談話。他衝潘江帆點點頭。“你把我一直以來想說的話給說出來了!”
在場眾多殿堂級導演都玩味地打量著蘇浩,弄得蘇浩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喂,你們別這麼看著我啊。感覺你們想把我生吞活剝了似的。”
一直在邊上冷眼旁觀的袁雯雯已經看明白了:這些大導演都在觀望!
他們對老爺子的判斷其實還存有一絲懷疑,只有潘江帆這一次的電影證明了專業人才的作用,他們才會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全力推動華夏電影的轉型。
袁雯雯跟蘇浩回去的路上,不禁感慨道:“哎,都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果然沒錯。”
“怎麼說?”
“隨便找一個電影觀眾,問華夏拍的科幻片、災難片為什麼不好看,他們都會回答說劇情太不嚴謹了,純屬搞笑。問題在哪裡還不夠明白嗎?”
蘇浩依然不得要領。
袁雯雯解釋道:“就說潘江帆的這部電影,如果沒有你的技術指導,那肯定錯漏百出。如果拍成純文藝片說不定還沒什麼。但是作為一部型別片上映後會被笑死。”
“好吧,好像確實是這麼個理。那這麼說,我們要不要去參加首映禮?就當免費看電影了。”
袁雯雯愣了愣:“你在請我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