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論是我,還是呂克·貝松亦或是今天替你出面安撫漢娜的讓·雷諾,我們都堅定不移的站在你這邊。你根本不需要有任何擔憂。我知道你在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是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好嗎?”
袁雯雯點點頭。
這次的拍攝對她來說是個莫大的挑戰,也是個難得的成長機會。
她要麼在巨大的壓力下崩潰,要麼在壓力中成長,沒有第三種情況。
次日,劇組人員都感受到了袁雯雯的細微改變。
雖然她還是幾次喊停漢娜的表演,但是在漢娜努力多次最後過了之後,袁雯雯點點頭說道:“很好,這就是我要的效果!”
漢娜愣了愣,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袁雯雯的改變雖然很細微,但是就像給整個劇組加上了潤滑油。
有了這些潤滑劑,在拍攝過程中,這個複雜、緊密的機器不再時不時發出刺耳的噪音。
最令蘇浩驚喜的是袁雯雯慢慢地學會了掌握微妙的尺度。
既讓劇組工作人員對她保持必要的尊敬,又不會讓這種敬畏影響劇組的團結。
劇組會恢復了凝聚力,蘇浩樂觀的預計後面拍攝應該會一帆風順,直到整部電影殺青。
然而狀況還是出現了。
雖然拍攝只進行了一半,但是根據拍攝計劃,電影的結局將要在今天拍攝。
作為一部懸疑片,結局,理所當然的是整部電影最精彩也是最複雜的部分。
如果拍好了,觀眾看到這裡會大呼過癮,帶著對演員、導演、編劇的讚譽離開電影院。
但是如果拍糟了,整部電影前面部分不論再完美,最終也會落得一個“虎頭蛇尾”的差評。
對於這個最關鍵的鏡頭,所有人都有面對困難的思想準備。
可是困難程度卻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整整一天時間,整個劇組什麼事情都沒幹就拍這一個鏡頭。
足足四十多遍!
讓·雷諾一遍一遍地調整情緒、一遍一遍地重複這段表演。
剛開始袁雯雯還會指出什麼地方不滿意。
到後面她只是機械的喊ng、喊開始。
蘇浩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提議休息會兒再拍攝,但是袁雯雯卻執意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