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心茹示意蘇浩稍等,她衝那名團隊負責人招了招手:“王博士,能過來一下嗎?”
這名戴著厚厚眼鏡,年紀看著也就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走了過來。
孔心茹介紹道:“這位是sy娛樂公司的蘇總,他有些技術方面的問題想要跟你請教。”
大老闆要請教“技術問題”,王博士眉頭挑了挑,似乎有些不悅。
蘇浩也不在意。
“我們去外邊聊吧,不要打擾你的人工作。”
王博士點點頭,對蘇浩的印象稍稍改觀了一些。
蘇浩:“我聽孔總說你們現在還在做一些基礎的開發?”
“沒錯。”王博士回道:“我的博士研究課題就是大資料的底層架構。現在我的團隊正在我研究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開發。樂觀估計兩年之內就可以拓展到實際應用場景了。我做的架構跟幾家科技巨頭開發的架構最大不同是我一開始就是基於人工智慧專用cpu架構。”
孔心茹補充道:“王博士的團隊跟著名的寒武紀智慧晶片公司技術團隊很早就展開了合作。在他們的人工智慧cpu面世之前就開始進行針對性的軟體開發了。”
蘇浩點點頭。
其實這些東西他聽懂沒聽懂都不重要,知道王博士的研究在全國的大資料技術競賽中很超前就可以了。
來到會客廳,蘇浩試探著問道:“你剛剛提到你有信心在兩年之內將這種新技術應用到現實的場景中?”
“對。”王博士扶了扶眼睛,露出與他年齡不相符的從容與自信。“我對公司的承諾是樂觀估計兩年,但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兩年之內必須做出成果。因為我預計那時候ai底層技術已經成熟了,做完這個專案我就要轉型開發ai應用了。那是一個更廣闊的領域。我們完全有機會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微軟、甲骨文。”
蘇浩跟孔心茹對視一眼,心說:你從哪裡挖來這個技術大拿啊,這麼高大上的課題在他眼裡居然只是一塊臨時休息的墊腳石。
“ai先不提,你也說了,還得有段時間底層技術才可以成熟。我更關注大資料的應用。”蘇浩:“如果我現在提出一個應用場景,你有信心在兩年之內完成開發嗎?”
“那要看這個應用場景有多複雜了。如果太複雜,我完成架構之後開發人員可能還需要一到兩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完成針對性的開發。”
跟大拿聊天就是輕鬆,張口就能給出準確的時間。
這可比蘇浩跟柴凱兩人在那裡五十年、七十年的瞎扯靠譜多了。
蘇浩跟王博士描述了自己的需求。
王博士輕蔑的一笑:“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大資料應用。”
“呃……”蘇浩:“這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