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再去追究孫炳是否在背後拆臺也於事無補。
在孫炳透露了有意幫助深陷債務危機的投資人進行債務重組的訊息之後,張小可前期的工作成果註定都要打水漂。
一週之後,張小可陰沉著臉回到了公司。
“你現在看到孫炳那傢伙的手段了吧?為了自己的利益他根本不會考慮其他任何人!”
蘇浩表面上點頭說是,心裡卻想著:就你說話這口氣,要是有機會背後拆他的臺恐怕你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蘇浩讓柳夏給張小可安排了一堆工作。
用柳夏原話說未來半個月張小可吃喝拉撒都得在辦公室裡了。
可即便如此蘇浩還不放心,親自交代張小可對面辦公室的一位主管隨時留意他的動向。
完成這一切,蘇浩這才出發去見孫炳。
同蘇浩心目中勾勒的陰險狡詐的形象不同。
孫炳四十上下的年紀,帶著黑框眼鏡,滿身的書生氣。要不是西裝革履的話渾身上下的氣質看上去更像一個大齡文藝青年。
孫炳見蘇浩愣了愣也猜到了什麼,他含笑問道:“我是不是跟張小可描述的形象不太一樣?張小可那傢伙怎麼說呢,確實是一個踏踏實實做事的人,就是條條框框太多了。不按照他條條框框來的人在他看來都該丟進監獄。”
雖然孫炳變相承認了他做事沒有太多道德枷鎖,但是簡單的交流他給蘇浩留下的印象並不差。
也不只是因為更專業的緣故還是因為準備時間更久,孫炳提供的資料要比張小可準備的資料翔實得多。
其中甚至包括該公司詳細的財務和營收情況。
“……這家公司如果經營情況正常,賣三四個億完全沒問題。而他們承擔的連帶擔保責任和本身的債務總共是多少呢?2.5個億。這就是為什麼我從一開始就強烈推薦蘇總你將這家公司整體收購的原因。”
“不對吧。”蘇浩:“既然這家公司值三四個億,那他們的老闆會白送給我們嗎?”
“蘇總你是不是漏掉了我說的前提。賣三四個億的前提是這家公司經營情況良好。任何一家類似規模的公司突然背上相當於資深價值八成的債務,如果得不到外部的援手,唯一的選擇就是破產。”
蘇浩點點頭:“這倒也是,這麼大的公司別說兩點五個億了,就是幾千萬也夠把它壓垮了。”
孫炳:“現在就等蘇總你一句話了。只要你點頭,我可以立刻同這家公司的所有人展開溝通。保守估計兩千萬就夠打發所有股東了。加上2.5億的債務和恢復生產的投入,總計的財務成本是2.8個億右。我已經聯絡好了賣家,有人第一輪報價就給出了3個億。我估計他們的心理價位應該在3.5億左右。抬抬價4個億是可以期待的。扣除財務成本、算上資金成本,這個專案收益應該可以到30。”
“整個資產重組的週期大概要多久?”
“一個月吧。”孫炳:“如果順利的話可能會更快。”
一個月,30以上的收益……
蘇浩暗暗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