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電影的詳細拍攝計劃已經快製作完成,袁雯雯總算第一次來到公司參加相關討論。
她研究了一遍蘇浩等人制定的拍攝計劃,指出了不下一百處需要修改的地方。
“一天拍完這一個場景的全部鏡頭?我是沒問題,但問題是演員在連續兩週沒有休息的情況下連續拍二十個小時不崩潰才行。肯定要加半天。上半夜休息五個小時。後半夜拍夜景和剩下的幾個日景。”
袁雯雯雖然是來“挑毛病”的,但是大家顯然更習慣有她的掌控。
袁雯雯用幾個小時挑出問題之後,眾人圍在一起有條不紊的對拍攝計劃進行修改。
蘇浩笑道:“你要是早點來,或者只是保持參與,也不會積壓這麼多問題。現在還得返工。”
袁雯雯的回答令蘇浩始料未及。
“我第一次當母親,還是‘後媽’,不能把握好度很正常!”
蘇浩愕然,袁雯雯這是在“認錯”嗎?
蘇浩:“不不不,我不是怪罪你。事實上你跟亞當相處的相當好。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真的!”
“說明育兒雜誌還是有用的。”袁雯雯:“相比我之前看的科學文獻。”
蘇浩惡寒,敢情袁雯雯一開始真的是對照著學術論文照顧亞當的。
得虧她及時調整了策略,否則亞當長大不得留下心理陰影。
蘇浩:“所以你現在掌握好‘度’,準備將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這就對了。孩子肯定要照顧好,但是咱們還年輕,事業也要擺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蘇浩本以為袁雯雯開竅了,誰知,袁雯雯取出一份育兒雜誌。
她指著標題文章,說道:“我看了這篇文章,覺得很有道理。這裡交給我就行了,你作為孩子的父親應該多花點時間陪陪他。否則不利於孩子將來的世界觀成型。”
“我每天下班都會陪他啊!”
“這不一樣……”袁雯雯指著文章一處圈出來的地方:“沒看人家說嘛,‘探監式’的陪伴根本起不到補全父愛的作用。”
蘇浩打量著袁雯雯,問道:“你應該知道寫這篇文章的人根本對心理學一無所知吧?”
“當然知道。我昨天還跟她在微信上聊了半個小時。她是個經管專業的全職媽媽。”
蘇浩拍了拍腦門,哭笑不得:“所以她對心理學的瞭解還不如你呢!”
袁雯雯放下雜誌,問道:“你到底回不回去。”
“回。”
蘇浩披上外套一溜煙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