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泓逸自然是不來是為難一個小丫鬟的。
他帶許卿卿入宮,是為了好生羞辱這女人,為此甚至沒有帶她先行拜見父皇和母后。
若拜見了,自然不可能順順當當來到這清音宮。
當年,若非這女人心狠手辣令徐抒懷變成了閹人,徐抒懷也不會一病不起。事到如今,誰又還記得徐抒懷曾是驪國最年輕的狀元,學富五車、足智多謀,實乃蓋世之才……
好端端的一個人,卻落得這廢人一般的下場。
這一切,皆是因許薴玉而起!
而這還不是她犯下的最令人憤慨的一樁過錯,她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曜王奉命剿滅夷敵時,說服驪帝將她的表兄袁華也派去了戎疆。
那袁華雖貴為將軍,卻只知紙上談兵,偏又掌管著軍中大權,目中無人、妄自尊大,僅因嫉賢妒能,便故意把林泓逸的六個兄長全都安排進了先鋒營……
六場惡戰,無不慘敗。
林泓逸的五個兄長皆因此戰死沙場,只有大哥林修淵因被抓做戰俘而活了下來,在戰俘營中受盡凌辱,被救出時已是不成人形……
那時驪國兵馬潰不成軍,眼看要被夷族大獲全勝,是林泓逸率領一隊精銳不顧性命地衝入敵營,取下敵軍頭領的首級,這才險險扳回了一籌。
他自己卻為此落得身負重傷的下場,險些血濺沙場,馬革裹屍。
往事一件件,一樁樁……恨意如淬入劍中的毒汁,早已深入林泓逸的肺腑。
他恨不得將這女人殺之而後快,卻也知若殺了她,好不容易才平定的疆土定會再起紛爭。
雖已改朝換代,但各地還有不少前朝兵馬蠢蠢欲動,想要奪回已被攻佔的皇城。
留存前朝公主的性命,以彰顯施行仁政之心,順理成章將各地的叛軍招安,這不失為一條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