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 第775章 自砍十三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75章 自砍十三刀! (2 / 3)

然後這一天中午,他因心情較差,將自己關在廚房,一時想不開,竟然用刀砍向自己的頭部,足足砍了13刀,導致頭部外傷並大量出血,後被家人發現即呼叫120送來省一醫急診科進行緊急搶救。

陳俊聽後很唏噓,其實,嚴重焦慮症患者要尋求專業治療。

陳俊和小夥子交流,經過評估,認為小夥子患的是以焦慮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症。這個病,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物件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症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主要分為驚恐障礙和廣泛性焦慮兩種。

這種病一般多發生於中青年群體中,誘發的因素主要與人的個性和環境有關,前者多見於那些內向、羞怯、過於神經質的人,後者常與激烈競爭、超負荷工作、長期腦力勞動、人際關係緊張等密切相關,亦有部分患者誘因不典型。

其實,像這名小夥子這般,有如此嚴重的焦慮症,早應該到相關的心理諮詢門診或者焦慮門診就診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把焦慮當成是“這個人化解壓力的能力差”、“脾氣焦躁”、“想不通”,其實對於焦慮人群來說這並非他們所願。同一件事,你可能覺得沒什麼,焦慮患者看到可能就會出現緊張、心慌、睡不好等情況。

所以,如果發現自己的焦慮過於嚴重時應透過心理諮詢來尋求開導,弄清病因、病理機制,透過遵照醫囑選服藥物以及心理治療,逐漸消除引起焦慮的內心矛盾和可能有關的因素,解除對焦慮發作所產生的恐懼心理和精神負擔。

尤其要注意,不要排斥藥物治療,大多人覺得焦慮是心理問題,要靠自己調節來解決,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陳俊覺得,這種病應該引起重視,它可能就潛藏在我們的身邊。

陳俊在自媒體上撰文,提醒粉絲們,如果有以下症狀,請及時就醫。

廣泛性焦慮症的臨床表現通常會出現焦慮和煩惱。其中,過分擔憂是廣泛性焦慮障礙的核心症狀,它是以經常或持續的、全面的、無明確物件或固定內容的緊張不安及過度焦慮感為特徵。典型的表現常常是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過分擔心或煩惱,如擔心自己或親戚患病或發生意外,異常擔心經濟狀況,過分擔心工作或社會能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軀體方面,比如消化系統,通常會出現口乾、吞嚥困難有梗塞感、食管內異物感、過度排氣、腸蠕動增多或減少,胃部不適,噁心,腹疼,腹瀉等;而呼吸系統方面則會出現胸壓迫感、吸氣困難、氣促和窒息感、過度呼吸等;心血管系統則表現為心悸、心前區不適、心律不齊等;泌尿生殖系統方面會表現為尿頻尿急、障礙、痛經、閉經等;神經系統方面則有震顫、刺痛、耳鳴、眩暈、頭痛、肌肉疼痛;而有些人還會出現睡眠障礙,比如失眠、夜驚等情況;自主神經功能方面則會出現興奮,多汗,面部發紅或蒼白等症狀。

抑鬱、強迫思維、人格解體,都是此類疾病的臨床表現。

此外,軀體性焦慮也可表現為運動性不安,表現為搓手頓足,來回走動,緊張不安,不能靜坐。有的患者雙眉緊鎖,面肌和肢體肌肉緊張、疼痛、或感到肌肉抽動,經常感到疲乏無力等。

然後,過分警覺:常表現為惶恐,易驚嚇,對外界刺激易出現驚跳反應,注意力難於集中;有時感到腦子一片空白;難以入睡和易驚醒;易激惹等。

當驚恐發作時,是以反覆出現強烈的驚恐狀態,伴頻死感或失控感,可有嚴重的植物神經症狀。一個月內至少有驚恐發作3次,每次發作不超過2小時,明顯影響日常活動。

陳俊表示,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有焦慮情緒,患焦慮症的人越來越多。這種疾病的核心症狀就是過度擔心或緊張,其表現是時常感到憂慮、疲倦、暴躁、多汗、疼痛、頭暈和腹瀉等。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找出焦慮思想,並嘗試轉換一下思考思路,對同一事情可有別的解釋?比如,你認為老闆對你不滿,你可以思考:老闆對我不滿,是否他本身心情不好或他的性格就是這樣?別人的看法是什麼?即使是最壞的情況出現它有多壞呢?

平時,自我應付焦慮的方法也有很多:留意身邊所發生的事情,把注意力集中在外界的事或物,如看天空、數數天上的浮雲或看看街上的行人等;找事做,使自己專心於一些活動上可以減少引起焦慮的思想,如做運動、清潔廚房、約會朋友逛商場等;學會進入鬆弛狀態的方法,如選擇有靠背的椅子坐下,合上眼睛,讓全身肌肉逐步鬆弛,或集中呼吸,均勻且自然等。

總而言之,有焦慮症,一定要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千萬不要不引起重視。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