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老家的當地醫院,陽陽被診斷為兒童癲癇,開始了漫長的服藥過程,一個藥效果不好,加到了兩個,兩個藥效果不好,加到了三個,但還是每天發作10餘次。於是陽陽只能輟學在家,開始變得悶悶不樂。村裡人說癲癇就是“羊癲瘋”,是治不好的。
不甘心的陽陽爸媽開始帶著他到大城市輾轉求醫問藥,誰曾想,一晃三年就過去了!
三年啊!孩子的青春期有幾個三年?!
不過,大醫院也是水平高一些,有一名專家認為,陽陽患的是難治性癲癇,病灶可能位於大腦“中央區”,那裡是管肢體活動的地方。這意味著,手術可能會造成肢體癱瘓,聽著醫生對病情的分析,陽陽媽媽多年的希望一下子化為泡影,當時就忍不住嚎嚎大哭。
實際上,聽到這裡的時候,陳俊心中泛起了一股熟悉感,這種病情,他不是沒有碰到過啊。曾經,他也做這類手術做成功了啊!
“沒有醫院的醫生敢給他做手術,我們就帶著他在北上廣深等很多大醫院找名醫找專家,但是都沒有醫院的醫生敢接。”
“後來,我們經人推薦,拜讀了一篇文章,就是您撰寫的一個病例分享,當時,我們夫妻二人都振奮了,感覺看到了希望!”
陳俊心說,果然。
不過,他真的是有一定信心的。畢竟,曾經在難治性癲癇方面手術成功過。
說起孩子的求醫路,這家人都十分心酸,家裡本身靠賣廢品和擺攤經營為生,經濟條件十分拮据,如今更是困難重重。但是全家仍然沒有完全放棄,輾轉來到h市求醫,在陳俊這裡來尋求一線生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陳俊安慰他們幾句,表示自己一定會盡力而為的。他將孩子收治入院,然後安排了相關檢查。
他仔細分析患兒的磁共振,發現磁共振沒有異常訊號,但是患兒的中央區似乎比正常人多了一條淺淺的溝。
於是,陳俊建議進一步行pet檢查。
家屬和患兒自然同意。
最終,根據患兒的癲癇序列磁共振、pet、神經心理、多模態影響處理等結果,明確了患兒的中央前回的腦溝確實是其癲癇發作的重要原因。
為了進一步明確病灶準確的起始位置和傳播路徑,以及它們和功能區的關係,陳俊決定使用立體定向腦深部電極植入術,在癲癇患者腦部插入電極記錄每一次發作時的異常放電,透過植入電極,觀察病人的狀態,描繪出患者的放電位置。
根據電極實時傳輸的腦電圖等資料顯示,患兒的癲癇發作部位的確是在中央前回區域。
中央前回處於大腦皮質的額葉,是管理對側肢體活動的區域,如果直接進行病灶切除的話,很有可能影響之後的肢體活動,導致四肢癱瘓。這也是患兒的父母四處求醫,卻遲遲沒有醫生敢做手術的原因。
當然,陳俊還是有一定信心的,他聯絡了幾名資深的同事,一起反覆評估手術風險和可能導致的後果。然後免不了讓系統給予完善。
現在的問題癥結是患者的病灶和主管對側肢體運動的功能區重合,給手術增加了難度。既要切除病灶又不能損害中央前回的功能……
陳俊苦心思索之下,突然靈機一現,會不會患兒主管對側肢體活動的功能區域根本就不在中央前回呢?
喜歡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請大家收藏:()當醫生遇上不正經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