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松本以為他是第一次錄音,還想借機看看笑話,但沒想到人家早就是老手了,這次的笑話沒看成不說,自己還丟了個大臉。
“呵呵,小松,早跟你說了,揚哥肯定是進過錄音棚的~”
說話的是沈青,這個沉默不語的家夥一直在忙手裡的工作,等弄得差不多了,這才抽空插了一句嘴:
“你也不想想金莉,老狼他們第一次進錄音棚緊張成什麼樣了,再看看揚哥,你看他緊張嗎?”
“我以為他是裝的~”
抓了抓頭發,高小松不再糾結這個讓他丟臉的問題,轉而將話題岔到剛才的錄音上:
“揚哥,帶子好了,要不要聽聽看?”
不出所料,這次的錄制很完美,根本不需要修飾。
一遍過,這要是放到21世紀並不算什麼新聞,幾乎是個歌手就能做到,錄音室裡的後期牛人一大堆,只要唱的不是狗屎,後期都能用各種修音軟體幫你修得美美的,但現在是19世紀80年代末,科技沒那麼發達,錄音主要還是靠歌手本身的實力,這時候出現一遍過,可就了不得了。
“還不錯~”
張揚對於這次的演唱也很滿意,節奏方面沒問題,情緒上也詮釋的很到位,外人聽來,唯一差一點的可能就是伴奏方面,兩種樂器的伴奏,怎麼聽旋律方面都比較單薄。
這也正是張揚想要的,他的音樂理念很簡單,再華麗的旋律也比上優美的清唱,聽歌聽的是人聲和歌詞,而不是充當背景樂的伴奏。
“揚哥,曲子上是不是要加上一點其他樂器比較好?只有鋼琴和提琴的話,音色上稍微有點薄~”
不理會高小松的建議,張揚問了一個與演唱毫無幹系的問題:
“你知道我最大的特點嗎?”
“……”
高小松和沈青互相對視了一眼,同時搖了搖頭,他們不知道,張揚也沒故弄玄虛,伸手指了指自己的嗓子,嘴角微微上揚:
“我最大的特點就是嗓音,老天爺給了我一副好嗓子~”
話不用說的太透,倆人當即明白了他的意思,而後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歌手的本質,或者說根本除了嗓音之外再無他物,不會填詞作曲沒關系,能寫的多得是,費些功夫總能找到幾首好作品,但嗓音卻不一樣,那是上天給予的恩賜,一萬個人裡或許會有幾十個優秀的詞曲者,嗓音好的可能只有一個。
寶珠蒙塵而不美,優美的伴奏是可以提升歌曲的悅耳度,但凡是都有兩面性,伴奏也很有可能掩蓋掉演唱者嗓音中的一些特點,尤其是那些嗓音極為出色的歌手,本末倒置的做法會使得原本優秀的作品淪為普通作品,最後被遺忘。
演唱,不需要那些繁瑣華麗的伴奏,一副好嗓子,一兩種簡單的樂器搭配已經足夠了,不論何時何地,歌手的根本都是那副嗓子,觀眾們聽得認得也是那副嗓子發出的聲音。
伴奏,說白了也就是演唱中附帶的小贈品罷了。
“揚哥,那這首就這樣了?還用不用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