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盈君是被村幹部拉來提意見的,她正好要在村裡起民宿,也不好推。
但這個意見,她還真不能提。
“是這樣的,我自己也不種地,我是僱人種的。”宋盈君很為難,“我不方便說這個話啊,人家會說,你宋盈君都不吃這苦,還勸人家吃!怕被人罵。”
村幹部們實在沒招了。
“不是,盈君啊,你就直說,這兒說這兒散。”
“可不麼,這兒又沒外人。”
“對麼!你就隨便說說!”
宋盈君本來不想做這個醜人。
但是她覺得,自己在村裡辦民宿,村委會的一眾幹部那個配合,出力出人,她如果真一點建議都不提,在這兒幹坐著也不適合。
她想起上輩子的後來,很多果園都種草莓橙子李子之類的,賣門票讓遊客來摘,體驗農家生活。有些地方還開放了稻田,讓客人體驗割禾。
宋盈君明知道這事,她是忍不了不說。
更何況這事對村裡的發展只有益處。
雖然她很清楚,這明顯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畢竟大家的認知不一樣。
對於她來說,上輩子她已經見過這種營利模式,她覺得現在可以趁沒什麼人做這個營生,就先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可是村民們不一樣,他們大多連村子都不怎麼出去,最多就是逢墟日到鎮上溜達。
他們老一輩大多靠天天在地裡累死累活種點糧食賣點錢餬口,現在你跟他們說,有人願意付錢種地,對於他們來說這是顛覆認知的事情,他們不會信。
但是呢,現在村裡條件好了,年輕一輩思想還是有不一樣的。
要不然試一試呢?
宋盈君清了清喉嚨,其他人立馬停止交談,滿懷希冀地看著她。
宋盈君先開個頭:“其實……農耕地,還是得種地。”
其他人心裡一空,這不廢話嘛!剛來的精神,又全退下去了。
可念及宋盈君這些年給村裡做了那麼多貢獻,光是當年人家帶頭做的那個玻璃房溫室,就讓村裡人種地,給村裡帶來了多少收入。
後來開飯館,也不只顧自己掙錢,把自己的本事都教給鄉親們,讓大家能做生意的都做生意。
村支記記著宋盈君這些好,決定打個圓場。
“那個……也是,耕地麼,肯定是得種農作物,怎麼種嘛,大家都想想,打起精神來!”
宋盈君繼續說——
“但地還是讓別人種,不用自己動手,還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