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崛起1639> 第四三六章 保重(全書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三六章 保重(全書完) (2 / 3)

“是!”

青山忠俊施禮離去,身為德川家光的親近,辦事能力是行的,很快就組織起了龐大的歡迎隊伍,以德川家光為首,去海邊迎接李信。

“妾還以為日本幕府會要和你戰一場呢。”

柳如是看著浩大的歡迎隊伍,舒了口氣道。

李信微微一笑:“德川家光是個明白人,甚至還可以說,是個明主,深諳權謀之道,壓制別人收攏權力,可惜他用錯了方法,當今的世界,已經不是幾百年前的世界了,置身於時代的大『潮』中,誰都沒法獨善其身,你的一舉一動,與周邊的環境息息相關。

從表面上看,日本閉關鎖國,是他自己的家事,但是他影響到了我,我們大明的商品沒法銷售到日本,那我就會踹開他的國門,不為滅他國,只為在他家裡擺個攤子,因此我們的思維和行事也要跟著改變,如果德川家光頑冥不化,我不會介意再去訪問京都。”

“還真霸道呢!”

柳如是輕啐了句。

船隻向前行駛,海軍陸戰隊先登岸清場,李信也沒有進江戶的意思,就在岸邊,搭個涼棚,與德川家光會談。

德川家光不再提起閉關鎖國,或許他清楚因李信親來,事態已向著不可測的方向發展,再搞閉關鎖國會把自己『逼』上絕路,他著手考慮的,只能是幕府如何在全面開放的大勢下生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信向他介紹了自己的經驗,也就是國企,與其閉關鎖國,不如自己手握一批大企業,自己賺錢自己花,只要保證幕府的財力強於大名,就可始終壓大名一頭。

擱在現代,這叫做價值觀輸出。

實際上這一套是不符合日本國情的,畢竟日本國土狹小,市場有限,還要面臨來自於大明的強有力競爭,多半是虧損倒閉的結果,可是德川家光並不瞭解內情,而且李信承諾在江戶投資,並提供化工印染行業方面的技術援助。

既然沒有武力掠奪日本的打算,那麼,讓人開放市場,總要給些甜頭,從一開始,李信就有在朝鮮和日本投資化工產業的想法,現代化工的汙染治理尚是個難題,更加說一切從頭開始組建,汙染根本是防不勝防,因此把重汙染行業放在他國是一條可行之計。

恰好江戶位於太平洋西岸,汙水都排入了太平洋,汙染不到大明沿海。

當然了,李信與德川家光締結的只是意向『性』協議,具體條款還需要雙方的手下逐條訂立,為此,李信臨行時帶走了德川家光派出的代表團數十人。

既為談判,又為學習,正如古代的遣唐使。

核心技術李信是不會交給日本人的,能讓他學的,只是體制,國企的運營規範。

回到北京,已經是夏末,李信讓南海艦隊著手於把大順的第二批人馬遷往馬六甲,今年送走了李自成,明年就該送崇禎了。

到年底的時候,荷蘭人終於來了,馬六甲的慘敗讓他們認識到,如果再不交好煥發新生的大明,怕是在巴達維亞的基地都會失去,於是答應撤出臺灣,同時在松江府青浦縣靠海的一側,劃出一塊約一平方公里的土地,租給荷蘭人,用於分撿貨物,為期二十年,到期雙方無異議,可自動續簽,治安由松江警方負責,但不涉及荷蘭人貨場。

為表示誠意,第一期只象徵『性』的收取一個銀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