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寧王謀反已經坐實了,那麼回頭一看,就知道當時這幾個心腹欺瞞了自己。
除了跪地求饒的張忠,旁邊還有一位面目剛毅,相貌堂堂的青年人。
只不過這人被五花大綁,跪在地上也是一言不發,這人就是武宗的義子錢寧了。
也是寧王在京城的盟友,那密信是為了感謝錢寧之前出言相助的。
而其中九龍玉琉璃則是寧王收藏的珍寶,這次卻是為了結交太監張忠拿出來的贈禮。
那密信中寫的清清楚楚,根本容不得他二人辯解。
最終武宗皇帝還是把錢寧遊街斬首了,張忠也被杖責二十打的屁股差點開花。
不過這狗奴才有一點說的很對,他這位皇叔不跳出來造反,他哪有機會御駕親征啊。
武宗皇帝提出要御駕親征,滿朝文武也是大多人保持沉默,只有幾個老臣子象徵『性』的勸誡了一番。
朱厚照的執拗他們是深有體會,早在蒙古小王子入侵時,就已經領教過了。
群臣都已經打算妥協了,隨他折騰去吧。
朱厚照也樂的如此,不過還是為了保險起見,下令道
“此事已定,再言,立斬之。”
此時剛愎自用的寧王,還不知道自己盟友已經被斬首示眾,依然內心火熱的祭拜天地。
就在寧王朗朗宣讀著自己侄兒的“罪狀”,禱告上天時,忽然祭壇的一腳坍塌。
崩碎的磚石木架轟然落地,要不是身後蕭閒眼疾手快的拉住他,恐怕寧王就得成為第一個死在祭壇上的皇帝了。
在普通人眼裡看來,祭天可是很神聖的事情,歷來都是皇家才會舉行的浩大儀式。
普通人家逢年過節,最多就是個焚香祭祖,也不會搞得多隆重。
此時下方靜立的眾多將士,也都被祭壇的崩塌驚得楞在原地,好好的怎麼會塌了呢?
該不會是上天不滿寧王起兵,因此才震怒吧?所有人看向寧王的眼神都有些詭異。
回過神來寧王驚得面如土『色』,正要厲聲喝問時,又看到臺下眾多將士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想起此時責問頗為不妥,急中生智一把扔了手中書簡,高聲道
“當今天子已為上蒼所不滿,因此祭壇才崩壞塌陷,我已經得到了上天回應,即刻出兵!”
下方將士一聽此言,才紛紛反應過來,也不知誰先喊了一句,於是漫天的呼喊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