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大秦之開局成為白起後人> 第12章 王朝更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章 王朝更迭 (1 / 2)

大周持續了整整八百年,昔日文王拉車八百步,周天下八百年。

太公望姜子牙,可謂一代神人。姜子牙號稱百家宗師,七十歲渭水遇周文王,八十歲統軍伐紂。周文王與姜子牙兩人的存在可謂是直接奠定了周王朝的強大。

雖然周王朝也分西周與東周,有過強盛也有過衰微,最後東周甚至分為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但其曾經也是強大無比。

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嚴,東周開始後,周王室衰微,雖然有著天下共主的名義,但卻已經完全沒有能力控制各諸侯國了,但八百年的周王朝時間之長讓人不得不驚歎。

白澤可不會相信單單憑藉兩人的凡人之力能夠保證能夠保證一個王朝長盛不衰,有人說王朝更迭乃是天道,但在白澤看來此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戰國七雄在這片世界各自爭鋒,現在就連最為弱小的韓國也是擁兵十數萬之眾,虎狼之國的大秦在商鞅變法後走上了強國之路,現在的秦國已是傭兵近百萬之眾了。

戰國七雄中多年前便各自稱王,不再聽從周天子號令,後自秦滅東周後,秦得其氣運,秦國才真正的走上霸主之路,至今,大秦已是七國最強,鐵騎之下,其餘六國皆是不敢與強秦爭鋒。

王朝更迭在白澤看來乃是天道與人道共同決定,何為天道,前世在白澤看來,天道無非就是完全不由人所決定的因素,說具體點無非就是氣候,天災等不受人控制的因素,前世許多王朝更迭氣候佔據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人道,歸其根本乃是由人而定,但人性的複雜卻是難以琢磨。許多時候國家的毀滅就是由於一群腐敗無能的統治者。

明朝後期,大明遇上了小冰河時期,北方酷寒,經常出現全國性的旱災,南方多雨,經常發生洪澇災害,導致糧食大幅度減產。加上當時吏治崩壞、朋黨橫行,朝廷對災情的處理的不夠好,明末時期陝北地區爆發了嚴重的旱災,千里之內樹皮都被啃食乾淨,百姓到上山挖“觀音土”充飢,甚至易子相食的可怕現象也是屢見不鮮。

當時明末最後的一個皇帝崇禎皇帝帝下撥了整整十萬石糧食,約合一千二百萬斤糧食,如此數量的糧食假如能夠到達災區肯定能夠大大緩解災區的災情。然而人心難測,這十萬石糧食還沒走出京城便被戶部剋扣了整整五萬石,後又被山西巡撫知府各剋扣了兩萬石,再層層剝削之下最後僅剩五千石糧食到了災區百姓的手中。

而後爆發的大規模農民起義以及清軍入關成為壓垮大明的最後一根稻草。持續了兩百多年的大明終究是消逝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天災人禍,人禍才是王朝滅亡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王朝的長盛不衰關鍵在於有一個聖明的君王,清明的吏治,強大的軍事經濟文化實力。

這個世界雖然白澤冥冥之中感應到那在前世完全屬於虛幻的“天道”真實存在。然白澤卻是知曉這天道的存在卻是並不是那麼重要,至少對絕大部分人來說不是那麼重要。

天災在《秦時明月》、《天行九歌》世界影響卻並不是太過巨大。秦國興水利,重農耕,而且還有這諸子百家等明顯不屬於歷史中的存在,其有著各種玄奇能力,公輸家族,墨家其機械創造能力鬼斧神工一般,兩家的機關術各有所長,但歸其根本其都是殊途同歸,兩者運用得好,天災的危害即將會大大降低。

白澤的婢女夢雲家鄉南陽旱災就是人禍導致。翡翠虎將石灰夾雜在肥料之中,而後將肥料售賣給南陽百姓。石灰性烈,遇水則沸騰。使得莊稼絕收,翡翠虎就如此逐漸掌控了南陽的土地與百姓,其在南陽就猶如土皇帝一般。

韓國沒有一個強權的王,才出現了夜幕,翡翠虎此類對國家危害頗深之勢力與人物。無權的王在王位之上,法的貫徹將會受到極大的阻礙,甚至形同虛設一般。《天行九歌》中就韓非就說過,他的法需要一個強權的王。但是韓國卻沒有一個足夠強權的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