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家的籮筐,是那種大號的籮筐。每一個籮筐,要是裝稻穀的話,基本上能裝上120斤左右。
這種籮筐,是鐵瞎子在世的時候,請來篾匠特意製作出來的。比其它一般的籮筐,都要大上一號。
正常的籮筐,每一個裝這種新鮮稻穀,只能裝上八九十斤,那還得要起堆。
而自己家裡面的這一擔籮筐,每一個裝一百二三十斤,籮筐口上基本上還是平的。
楊萌把打稻機裡面的稻穀,全部裝出來以後,也僅僅裝滿了這一擔籮筐。
而另外一擔籮筐,被楊萌扔在了另外一堆禾把子旁邊。
裝滿了的這一擔稻穀,楊萌並沒有送回家。而是直接扔在了這裡!
楊萌出完了稻穀的打稻機,推到了另外一堆的禾把子中間。
又把先前的那些操作重複了一回,直到打稻機裡面又被稻穀填滿了。
把打稻機裡面的稻穀,撮出來裝滿剩下來的這一擔籮筐。楊萌這才挑起一擔稻穀往回送。
一畝二分田,楊萌送了四輪稻穀回家,總共八擔。
打稻機也推了八次,挪了八次地方。
把田裡最後的一擔稻穀送回家,楊萌在腦海裡面光幕上,看了一下時間。
才過去了一個半小時!
等於說這一畝二分田,楊萌從歸攏禾把子、脫粒、送稻穀回家,楊萌僅僅用了兩個小時。
稻草,楊萌就扔在了稻田裡面,沒有去管它;反正每一把稻草,都是分開扔的。
這樣扔的稻草,以後要打捆的時候,就方便的多了。也免得到時候給稻草打捆的時候,還得臨時分堆。
反正現在每扔的一堆稻草,到時候就能系出一捆。這些稻草都可以當毛柴燒的。
把最後一擔稻穀送回家的楊萌,把籮筐扁擔,送到了六分面積的那一丘田裡,然後又返了回來。
這一回,楊萌連打稻機上面的擋板,都沒有拆下來。直接就用兩隻手,一隻手抓著打稻機的框邊,另一隻手託在底下。
一起身,就這麼把打稻機,給提了起來,擱在了肩膀上。朝六分面積的那一丘田裡面走去。
楊萌給稻穀脫粒的時候,楊和青可是出來看了好幾遍。
楊和青的家,靠路邊的這一面是一片竹林。
他要是想看到楊萌田裡面的情況,就必須得轉過這一片竹林,才能看得到楊萌田裡面的情況。
喜歡這個農民要逆天請大家收藏:()這個農民要逆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