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看向了桑弘羊道:“此番辯政由御史大夫桑弘羊負責與眾賢良、文學等辯論。”
“唯。”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二人起身應下。
“嗯,眾九卿等皆輔佐之。
屆時,辯政之時朕亦前往。”皇帝劉據又吩咐著。
“唯。”眾人再次應道。
二月,丞相田千秋在皇帝劉據的指示之下,正式提出和剛剛選拔出來的各個郡縣的賢良、文學開展一場坦誠的談話,瞭解民間疾苦,來為施政把脈。
皇帝劉據以自己的名義下詔,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剛剛選出來的賢良、文學六十多人,就漢武帝時期、劉據執政兩年各項政策開展總結辯論。
並要求京中中高階官員全部參與。
所謂京中中高階官員便是兩千石以上的官員,如丞相司直、司隸校尉、大長秋、長樂詹事等。
而劉進也比較好奇這個時代的鹽鐵會議會有什麼不一樣。
因此他自然也要參與其中。
二月二十五日,眾新選出來的賢良、文學皆已經就位了,鹽鐵會議正式開始了,其所在地點為石渠閣。
古老的石渠閣已經頗有些年頭了,由漢初丞相蕭何主持建造。
此宮殿的修建是為了收藏劉邦軍進咸陽後蕭何收集秦朝的圖籍檔案。
之所以叫石渠閣,是因為建築特點得名,在閣周圍以磨製石塊築成渠,渠中匯入水圍繞閣四周,對於防火防盜十分有利。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其更是由單一的檔案典籍收藏機構發展為兼有學術討論性質的場所。
此番既是辯政又兼之學術討論,自然是在石渠閣中進行。
石渠閣中,皇帝劉據坐在主坐,辯論的雙方分別在劉據的兩側。
等皇帝劉據到來,奉常引著眾人向劉進行禮。
開場的場面劉據自然是得說兩句。
見眾人行禮完畢,皇帝劉據開口道:“諸位今日到此,便是針對先帝施政及朕這兩年的施政得失進行辯政。
當暢所欲言,無論正確與否,定不會令眾人因言獲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日非是以朕為主,而是以諸位為主,朕便不多說,諸位且開始吧。”
聽此,丞相田千秋便宣佈了第一個議題:鹽、鐵、酒榷,均輸是不是在於民爭利。
丞相車千秋主持辯論。
和賢良、文學展開討論的主力輸出乃是御史大夫桑弘羊。
琅琊王劉進以及諸多大臣均作為見證。
對於這個在歷史上當是由漢昭帝任期舉行的,但歷史偏差卻在皇帝劉據任期內舉行極為重要的會議,劉進能親自參與,他也感到挺興奮的。
不過透過唯物辯證法得觀點來看,賢良、文學都是些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