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此時地圖的繪製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了。
有“分率”,即比例。“準望”,即方位。“道里”,、地物間的距離。四為“高下”相對高程;五為“方邪”地面坡度的起伏;六為“迂直”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等。
且地圖也有細分,有駐軍圖、水文圖、陵寢圖、地形圖、郡國圖等等。
劉進此次令人去取的也便是水文圖。
將水文圖取來,劉進一眼便注意到黃河的“幾”字型了。
他順著黃河流域的水文從上游到下游細細觀察了一番,思索著應當從何處開始視察合適。
正當劉進思索著,外面侍者來報,侍者走到劉進身邊對劉進行禮道:“陛下、丞相、御史大夫、尚書令已經來此。”
劉進點頭:“令他們進來。”
“唯。”侍者應道,接著便立即出去傳話去了。
很快,丞相桑弘羊、御史大夫趙過、尚書令張安世來到劉進這裡,對劉進行禮道:“臣桑弘羊趙過、張安世)見過陛下。”
面對三公,按照禮節,皇帝當尊重他們,因此在他們行禮之時,劉進站了起來。
此為:“皇帝為丞相、御史大夫興。”
待禮節完畢,劉進道:“且坐下吧。”
於是三人就坐,劉進指著自己面前的水文圖對二人說道:“孝文皇帝時酸棗決口、孝武皇帝時瓠子決口。兩次決口前後間隔不足四十年。
今距離孝武皇帝瓠子決口已經接近五十餘年,因此朕以為不得不防範大河再次決口之事。
丞相、御史大夫以為如何?”
桑弘羊、趙過一聽,相互看了看,神情不禁嚴肅起來。
劉進所言乃是大事,若真的是三十至五十年的時間黃河便要決口一次的話,那恐怕這一次決口還真的在近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即桑弘羊拱手對劉進道:“陛下之言甚是。瓠子決口堵塞之事臣曾參與,且曾親自前往瓠子探查,百姓之慘狀,慘不忍睹,臣甚至不忍回想。
臣以為當加固堤壩,以防潰堤之情況再次發生。”
劉進點點頭道:“朕也是如此以為,因此朕決議向東巡狩,視察黃河沿岸堤壩防護情況。
令你二人前來便是商議朕東巡之後,朝中政事。”
若是劉據未曾完全掌握朝政,劉進是萬萬不敢前去巡狩的。
誰知道是不是有野心家趁著劉進立足未穩,鋌而走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