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過一聽方才恍然大悟,原來丞相桑弘羊想和他討論一番立儲之事。
他沉吟了片刻道:“開元元年,陛下巡狩大河。臣等詢問當由誰來監國。
時陛下以為大皇子病已尚幼,故先封其為琅琊王行監國之事。
如今琅琊王已有八歲。
昔日,孝武皇帝七歲為太子,先帝七歲為皇太子。
琅琊王尚且要年長一歲。
丞相,老朽以為或可上奏請立皇太子。”
桑弘羊點點頭道:“御史大夫之言甚得吾心。老朽以為我二人可同時上書,且看陛下態度。”
趙過點點頭表示贊同。
第二日,劉進的桌頭上,丞相桑弘羊、御史大夫趙過的請立太子之書被放在了一摞奏疏的最顯眼之處。
劉進自然是看到了,他猶豫好久,最終並未批閱,而是留中不發。
琅琊王觀政這麼明顯的政治訊號,除了身為丞相的桑弘羊極為敏感外,一些人精自然也嗅到了這裡面代表的意思,雖然沒有丞相、御史大夫的分量重,但也開始寫請立太子的奏疏。
立太子乃是定君臣名分之事,自然要引得暗潮湧動。
如東方文君的已經被封為光祿大夫的東方賢,此時其家中便有人慫恿道:“東方先生。伱父乃東方朔,神仙人物。
且昔日孝武皇帝時,陛下曾定策與匈奴開互市,時無人,是東方先生請纓,前往匈奴促成此事,此外在商討互市之時,也曾協助大鴻臚蘇武歸漢。
那王翁須舞女出身,身份鄙陋。而其父兄皆無功勞於大漢。
宮中,東方夫人與王翁須俱為陛下生子。
他王翁須何德何能母儀天下?
其子劉病已又有何能被封為太子?
昔日孝景帝廢太子劉榮,立皇帝為太子。
吾以為二皇子劉櫧也有此機會。”
東方賢一聽,臉色鐵青端起茶水對這投機客道:“汝今日大逆不道之言若依律當族滅。
今日我便當未見過汝!
來人送客!”
說完便令家中僕人將此人送至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