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必理他便是。世間豈能有絕對公平之說。”劉進看完信件,擺擺手說道。
張安世聽此也點了點頭。
兩個人又閒聊了一下報紙的情況,外面今日當值的奉車都尉史玄前來對劉進拜道:“陛下,琅琊王太傅蔡義、琅琊王劉病已接已經到此了。”
“快領他們進來吧。”劉進點了點頭。
沒多久,一個稍高一些個頭的男子和一個個頭不算甚高的小孩到了殿上。
兩人分別便是蔡義和劉病已。
“臣,琅琊王太傅蔡義見過陛下。”蔡義躬身拜道。
“兒見過父皇。”劉病已也隨著拜下。
劉進點了點頭道:“不必多禮。且坐下吧。”
“謝陛下父皇)。”兩人方才起身坐下。
劉進看著八歲的劉病已小臉嚴肅和一個小大人似的,在劉進說完“且坐下”後,劉病已坐在那裡,腰背挺直,一看就是蔡義專門教的。
然頗為幼稚的小臉和嚴肅的神情身形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感,讓劉進不禁莞爾一笑。
劉進不禁說道:“病已,我雖為皇帝,但也是你父親。在我面前不必如此拘謹。
來人,為琅琊王拿些零嘴。”
顯然,為緩解劉病已拘謹緊張的樣子劉進特意沒有稱呼自己為“朕”。
然這一副樣子令視“禮”如規矩的蔡義是甚為不得勁。
然而,他卻也不敢多說話,只能臉上微微抽動。
教授的禮教終究壓制不住孩子的天性,聽劉進這麼一說,劉病已興奮的喊一聲:“謝父皇。”歪扭七八坐起來,伸著脖子向離開的宮人看去。
劉進並未先理會劉病已,而是對蔡義問道:“蔡先生,昨日奏疏朕已經看了,但奏疏中尚不詳細,且請蔡先生具體說說病已學業情況。”
“唯。”蔡義拱手拜道,“依照陛下吩咐,琅琊王當通曉百家經典,明白萬物規律之要求。
臣為琅琊王安排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學派學著教授儒家五經、《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等各家之經典。並安排了陛下表兄史高教授殿下物理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