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朝堂上看,目前朝堂之上的利益團體有3個,皇帝、地主豪強以及軍功貴族。
當然,還有一個利益團體在朝堂之上並沒有代表,那就是以自耕農、佃戶為代表的農民階層。
從征伐匈奴取得的收益來看,劉進為代表的皇帝、以部隊各層級軍官為代表的軍功貴族必然是收益最大的利益團體。
而以各地世家為代表的地主豪強明顯是出錢出力多,卻獲益極少的一批人。
至於在朝堂之上並沒有代表的農民階層則是出錢出人最多,獲益最少的一個階層。
想到了這些,劉進知道,想要辦成一件事,不考慮利益分享機制定然是不行的。
各地地主豪強和農民階層從戰爭中撈不到好處,他們為啥要支援你打匈奴?
沒有他們的支援,錢財物質供應不上,人員消極怠工出人不出力,什麼樣的戰爭能打贏?
因此針對霍光提出來的問題,劉進立刻表態道:“大司農所言極是,自征伐匈奴,我大漢已經消耗甚多,然若不繼續堅持,此前消耗便如同打了水漂,唯有堅持繼下去,徹底滅亡匈奴,方可挽回損失。
對於修建道路,朕以為可募集世家大族之資金,鼓勵世家大族投錢修建。修建之後,若剿滅匈奴,此路便供行商貨物、車馬人員通行之用。當然行商、車馬人員通行並非毫無代價,以其行進距離需繳納不同費用,走得越遠,繳納越多。此費用在年底總計,凡是投錢者,皆按照投入分額,進行分享。
且未來道路維修、清潔、維護等所需官府出錢之項,凡投錢者,當優先聘用,以獲取利潤。
而凡參與修建道路者,當按僱工算俸,且死亡撫卹等同士卒,唯無軍功。
若修建道路過程之中有大功者,可提拔為官吏。
諸位以為如何?”
劉進之言便是借鑑了後世民間資本參與公路領域的投資融資模式。
如此模式,便將地主豪強的錢財納入到修建道路上來,讓他們至少在道路建設上能夠獲益。而且也令參與道路修建的基層農民能夠透過出賣勞動力獲得一部分利潤。
甚至劉進又發散了一下思維,想著未來是不是可以施行豪強部隊冠名的這樣一種模式,令豪強出錢出糧贊助開拓的部隊,部隊開拓取得的利益與贊助該部隊的豪強共享。
當然,這年頭僅僅在劉進腦海一閃,緊接著便被劉進否決了,此行徑和地方招募鄉勇有些類似了,可能導致地方豪強滲透部隊,掌了軍權,甚至形成割據,弊端太大。
聽完劉進之言,眾人紛紛討論起來,甚至不少官員從自己家族角度考慮投錢是不是合適了。
霍光也盤算著劉進所言,發現若依照劉進之言,確實能夠省不少國庫、內庫的錢財,且若是未來道路人流量大的話,投錢的豪強也能夠回本。
如此一來,建設道路的阻力就小很多了。
眾人熱烈的討論了一番,都沒發覺建設道路有什麼弊端,霍光看了看眾人沒什麼反對意見,趕緊站起來對劉進道:“陛下英明,此法甚妙。”
劉進一聽哈哈大笑說道:“既然大司農也以為此舉可行,那就如此定下了。尚書令張安世何在?”
“臣在。”張安世起身行禮。
劉進道:“朕剛才所言你且整理一番,與朝廷眾臣商議一番,當算清需多少錢財、人手後形成詔令,刊於《大漢日報》之上,招募豪強世家投資建設此道路。”
“唯。”張安世應道。
喜歡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請大家收藏:()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