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副使早已經開始安排審訊訊息及收割人頭的事情了。
秦孝公時,商鞅變法,《墾草令》:“廢除舊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禁止私鬥,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
從法律上規定了爵位不再世襲,一切仕途晉升都以軍功大小給予,而且軍功分二十等,每個等級對應相應的爵位,從此秦兵為求軍功,紛紛在戰場勇猛殺敵,秦國軍隊,天下懼之,為後期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漢承秦制,軍功制度照搬了秦朝軍功二十等爵制,連名稱都沒什麼變化。
而軍功看什麼,自然是看斬首的情況,此為計首授爵。
而百人隊伍一場戰鬥砍頭超過三十,軍官和隊裡所有人都能生爵一級。
而這次戰鬥也是百人隊級別的,所獵殺的匈奴人別說三十了,得殺了二百多快到三百了。
眾人一個個喜氣洋洋的計算著這些人頭能換多少軍功,能生爵到什麼程度。
此時副使興奮的走到傅介子身邊道:“傅使者,抓住了一條大魚!”
傅介子看了副使一眼道:“什麼大魚?”
“剛剛俘虜的幾個匈奴人說他們是匈奴派往大宛國的使團,領頭之人已經被我等斬殺。”
傅介子一聽頗有些遺憾,沒能抓到活的,傅介子又問道:“可曾問出匈奴出使大宛國所為何事?”
副使皺眉道:“已經詢問了,此番匈奴出使大宛國所為邀大宛國出人馬,攻伐我烏孫之事。”
“烏孫?”傅介子一聽皺起眉頭。
他思索著烏孫國的資訊。
自張騫出使西域之後,大漢與烏孫取得聯絡,在漢武帝元封三年,細君公主下嫁烏孫國國王獵驕靡,此後與大漢建立外交關係。
然獵驕靡同時又迎娶了匈奴公主為右夫人,同時與漢及匈奴聯姻,代表他只是跟漢建立外交關係,尚未決定與匈奴決裂。
然不久獵驕靡逝世,獵驕靡長子去世,其長孫軍須靡即位,遵照習俗,細君公主改嫁軍須靡,然而不久之細君公主在元封六年病逝,漢武帝又把楚王之女解憂公主嫁給軍須靡,維持聯姻關係。
軍須靡死,弟翁歸靡為昆莫,娶解憂公主。她遠比細君公主活得長久,漢對於烏孫的影響力日益增加。
也正是因為烏孫日益與大漢走近,導致匈奴起了想要教訓一番烏孫的想法。
傅介子猜測的基本八九不離十,當即安排道:“副使,你且令人再仔細詢問一番匈奴使團情況,並安排大家再次打掃一下戰場,看看有無匈奴使者向大宛國遞送的信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唯。”副使再次應道。
沒多久便有將士來報,說有新的發現,並向傅介子雙手捧著一張羊皮紙的信件。
信件令通曉匈奴語言之人一翻譯,果然如審訊俘虜所說,匈奴準備進攻烏孫,因此準備在烏孫西面的大宛國派遣使者,邀請大宛國左右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