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一咬成癮:丫頭,血很甜> 第306章 蔣岺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6章 蔣岺申 (1 / 2)

盧梭說:“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深以為然。

你捨不得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更苦。

看過一個泰國勵志影片。

媽媽沒有上過學,以販售切水果維持生活。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女兒從生活中學習。

一天放學後,女兒眼巴巴地望著同學們人手一支吃著冰棒,媽媽無奈看著碗裡僅有的幾個銅板。夜裡,望著女兒熟睡的臉龐,媽媽突發奇想把菠蘿切成冰棒樣子,塞進冰桶中。

第二天女兒開心地吃著媽媽自制的菠蘿冰棒,並提議可以把冰棒賣出去。

一開始女兒一支都沒有賣出去。

媽媽告訴她,你要去菜市場,看看其他人是怎麼賣東西的。

於是女兒仔細觀察著商販們如何做生意,突然間她似有所獲地笑著離開了,回家後她用蠟筆在冰桶上diy,畫上了菠蘿冰棒圖案,並在旁邊寫著5塊一根,10塊三根。

掌握方法後,小女孩的菠蘿冰棒越賣越好。

看到女兒能從實踐中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媽媽很開心。她想,有一天自己不在女兒身邊,她相信女兒也能過得很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家庭教育是激發潛能的源泉,教育來自於生活,來自於實踐,這位媽媽教會了讓孩子受用一身的本領。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突破自我、發現自我的歷程。

正如龍應臺在《目送》裡所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唯有該放手時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孩子才會按照既定的成長軌跡慢慢成長起來。

最近,被網上的一個新聞驚住了。

22歲,是一個很美好的年齡,可對於小華來說,他卻成了全家最大的愁事。他的人生轉折點從父母因三觀不合分手開始。

父母離異後,小華被接到了奶奶家。得知兒子離異,奶奶覺得孫子受了天大的委屈,此後,她沒讓孫子再受半點委屈。

雖然後來父母分別組建家庭,但只要是小華想要的東西,父母和奶奶都會無條件滿足。但這些疼愛非但沒有讓小華變得陽光快樂起來,反而讓他越來越不合群。

後來小華母親將他送到紐西蘭讀大學,然而小華在國外依然沒朋友,幾乎不與人交流,玩遊戲是他打發時間的主要途徑,經濟上他也從來不懂什麼是拮据,兩年間至少花了200萬。更糟糕的是,在國外,小華的性格變得更加孤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