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其體積為地球的130萬倍,表面溫度更是高達5600攝氏度。
在如此高溫下,別說探索太陽表面,哪怕是以人類在22世紀的最新科技產物,最近也只能飛到離太陽百萬公里處。
這裡指的還是非生命物質。如果換成生命,恐怕根本不需要走到這種距離,就會被烤成一團焦炭。
此時,在離太陽的百萬公里外,有一臺探測飛船正停留在太空當中。
其上的“華夏”二字表明瞭它的所屬。
這臺代號“火龍1308”的探測飛船,是華夏也是地球所能製造出的最耐溫探測飛船。以往,它的使命是監測太陽表面活動,幫助人類探索太陽的高溫之謎。
然而,就在今天,這艘探測飛般的監測方向雖然還是對著太陽,但它的焦點卻是對準了一個人。
沒錯,一個“人”。
這人便是葉簡。
葉簡來此,是為了跨出晉升恆星境的最後一步。
即,獲得太陽的一絲源力。
根據神無傳遞的資訊,在恆星境這個大境界誕生之初,晉階之人都需要找到一顆恆星,在獲得其源力這後,才能真正晉階恆星境。
這顆恆星,一般是晉階之人所在星系內的恆星。
同一顆恆星,可以為好幾名晉階者提供源力,具體數量視該星系規模而定,一般都在一至十人之間。
超過這個數字的,該恆星就會拒絕為其他人提供源力,其餘人就不得不尋找新的恆星獲取源力。
誰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但宇宙規律如此,人們只能遵循。
這個尋找恆星源力的過程,也被稱為“星屬”。
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中的恆星境強者越來越多,但周邊的恆星數量卻不會變多,甚至還會減少。
或許有人能夠透過某種手段,去到更遙遠的星空中尋找能為他提供源力的恆星,但這種人畢竟是少數。
就比如葉簡,你讓他現在出太陽系尋找別的恆星,他恐怕也是無能為力的。
因此,恆星境強者就出現了兩種型別。
第一類是正統的恆星境強者,即獲取了恆星源力的人。這類人,擁有完整的恆星境戰力,因為他們能源源不斷地從星屬恆星上獲得源力支撐,越是靠近星屬恆星,其戰力越是驚人。
第二類則是沒有星屬恆星之人,這類人因不能獲得任何恆星源力的加成,戰鬥力往往偏低,面對星屬同階強者,甚至會有種面對高階強者的壓迫感,說白了,就是他們太虛。而這類人,又被稱為偽恆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