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一答之間,田大花仔細打量了一下姜茂松的臉色,這男人生的眉目俊朗,面色卻帶著大傷初愈的蒼白,看來他前陣子受的傷肯定不輕。
奶奶在旁邊見兩人說話,會心一笑,絮絮叨叨地跟姜茂松誇獎起來。
“茂松呀,你可不知道,你這一走七年多,我們這個家,可真是多虧了你媳婦,你看這家裡老的老小的小,你媽又早早地……你走的第二年,你媽就撒手去了,茂林那時也才十歲,一家老小全指望在你媳婦身上,她辛苦等了你這麼多年,替你把兒子養得這樣好,如今你終於回來了,可要好好補償她。”
“是這個話。”姜守良也在旁邊說,“茂松,你媳婦是個好的,又能幹又孝順,是你的福氣,你如今有出息了,可要好好待她。”
“奶奶,爹,看你們,說這些幹啥。”田大花忙說。
姜茂松低頭沒言語,半晌抬起頭,眼睛泛紅。
“奶奶,爹,我知道的。都是我不孝,我媽病死我都沒能盡孝……這些年家裡受苦了,我想去給我媽上個墳。”
奶奶一早準備好的祭品,當地的風俗,女人一般是不上墳的,姜茂松就跟茂林一起去上墳,茂林拎著裝紙錢、祭品的籃子,姜茂松把小石頭也領著去了。
☆☆☆☆☆☆☆☆
姜茂松上墳走了以後,田大花就開始張羅午飯。
“大花,你看咱中午包頓餃子行不?”奶奶喜滋滋地建議,“接風餃子送行面,茂松小時候最愛吃我包的韭菜餃子。”
田大花想了想,也行,中午接風餃子,晚上再多炒幾個菜,一家人好好過個中秋節。
家裡的小菜園就在屋後,田大花去割了一把韭菜,奶奶坐在小板凳上擇菜,福妞去煎了幾個雞蛋,田大花和麵揉麵,大家一起動手,很快就把餃子包上了。
姜茂松上墳回來眼睛通紅,怕是在亡母的墳前哭過了,似乎心事重重的樣子。吃過了午飯的接風餃子,姜茂松就拿了幾包從城裡帶來的月餅,去看望本家近房的幾位老長輩。
之後又有村民來串門,也有外村的親戚得到訊息專門來走動看望,一下午家裡你來他往,就沒斷過人,當天是中秋節,等到黃昏時就都回去過節去了,家裡才安靜下來。
一輪圓月爬上天空,灑向大地一片清輝。老爺子特意吩咐把晚飯擺在院子裡,一家人圍著桌子坐下,吃了一頓來之不易的團圓飯。
紅燒野豬肉,野豬肉燉土豆,尖椒炒豬大腸,煮熟切片的豬肝、豬心蘸著細鹽吃,紅辣椒爆炒的野雞一大盤,還有燉豆角、炒莧菜、炒花生米、蒜泥茄子,加上白麵大饅頭和自家做的花生紅糖月餅,還有姜茂松從城裡帶來的酥皮月餅……滿滿當當擺了一大桌子。
“嘖,這也太豐盛了,多少年沒吃上家裡的好飯好菜了。”姜茂松說。
“大哥,你猜這野豬肉哪兒來的?”福妞嘴裡塞得鼓鼓的,一邊問,一邊就笑嘻嘻看著田大花。
“哪裡來的?村裡節前上山打獵了吧?”
“我媽打死的。”小石頭搶著說,拿筷子指著桌上的炒野雞,口氣中滿滿的自豪,“還有這個野雞,也是我媽打的,上次我媽還捉了野兔,反正只要我媽上山,家裡差不多就能吃到肉。”
姜茂松頓時意外了,這家裡老弱婦孺,他原本以為,怕也只有茂林能跟著村民上山打獵。
他不由地就看向田大花。掐指算來,兩人成親前只在相親時,在父母和媒人的陪伴下遠遠見過一面,婚後統共一起生活了兩個來月,白天幹活晚上困覺,他其實真不是太瞭解自己這個媳婦。
“大花,你打的?”姜茂松問,“你還會這個?你怎麼打的?”
“我會下套子,野雞野兔有時能捉到。這個野豬,算是白撿的。”
田大花還是那套說辭,她心裡清楚,自己那一身怪力,隨便說出去會嚇到人的,自家人倒還罷了,傳出去未必是什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