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大院裡的孩子們忽然就開始“吃香”了, 各種受歡迎。小石頭回來說, 他們班一大堆男生圍著他問, 你天天跟解放軍在一起呀,還問他摸過槍沒有。
“那你怎麼回答的?”
“當然摸過呀。”小石頭說, “不過我跟他們說了, 小孩子不能隨便拿槍,爸爸不讓拿,會走火,不安全。”
這下子,把一幫子小男生羨慕崇拜得不行。
然後每天回家身上也幹幹淨淨的, 沒有再發現打架一身髒。有一回田大花出門買東西,碰巧看見安亮領著小石頭和福妞放學回來, 居然有幾個跟安亮差不多大的男孩子一直跟著送到大院門口, 還親親熱熱地揮手再見。
劉師長給總結了一句,說茂松是搞政工的,攻心為上。田大花背地裡嗤之以鼻,他那還不是換了個形式的簡單粗暴?比誰高明呀。
“原先攔路欺負我們的那些男生,還有的跑來找安亮哥哥玩,問他怎麼才能當解放軍。”
這個年代, 當解放軍是許許多多男娃的理想啊。
“那安亮怎麼說的?”
“安亮說, ”福妞學著劉安亮的口氣,“你先得長大。”
倆小孩說著就哈哈哈大笑起來,田大花也忍俊不禁了。
她發現小孩子還挺會解決問題的,比如這仨孩子, 似乎是自己發現“輩分”的問題了,小石頭還是一口一個“安亮哥哥”,可福妞呢,小姑娘不知啥時候就把稱呼改了,把哥哥兩個字去掉了,她就只叫安亮。這不就亂不了不輩分了嗎。
還有,小孩子們口音也越來越同化了,比如安明和安亮,剛來時跟劉嫂子一樣,一口地道的西北口音,一聽就知道外地的,安亮長得又俊秀,看著挺好欺負,也難怪有些壞孩子想欺生。還有前邊何參謀家的胖兒子,五歲的男娃,滿口山東小侉子,一說話別的小孩老學他,起鬨,把小家夥氣得撅嘴。
福妞和小石頭倒是沒這個問題,她們本來就算當地人,離得沒那麼遠,口音都差不多。
可是漸漸的,小孩子們都學會說當地話了,也就更好的融入了。小孩子學的快,這一點跟大人可不一樣,你看劉嫂子,一口西北口音,一點都不會變的。
於是安亮出了門,當地話張嘴就來,回到家裡,跟他媽說話立刻改回一口西北腔,切換非常自如。尤其這孩子是個“皮裡刁”,看著老實孩子,肚子裡心眼還挺多,漸漸地就在男生堆裡混得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