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夫妻兩個一人背一個藤筐,這時節正當秋收開始,山民們大都在忙田裡的農活,上山採木耳的人很少,於是就火了這兩口子了,在山上一盤桓又是一整天,又採木耳又當玩,木耳還挑大的採,中午帶了餅幹,順手再採幾個野果解決午飯。
等到太陽落下西山,兩人從山上下來時,便一人背了一筐新鮮採下來的黑木耳。鮮木耳必須經過晾曬,晚上找出兩張竹蓆鋪在空著的東廂房,把採來的木耳攤開免得捂了。
這東西好晾曬,等明天太陽一出,曬上一兩天,也就差不多了,裝進袋子裡收起來,炒菜涼拌做湯做餡兒,好吃。
弄完了,田大花說:“明天再去採。”
“你能吃多少呀。這還不夠你吃的?”姜茂松失笑。
“我去年採的比這個多多了。你看著一大筐,曬幹了就沒多少了,這個又吃不壞,留足自家吃的,給茂林他們寄一包,給劉師長他們寄一包,買都不容易買到呢。有時候你來了遠路的老戰友什麼的,還會給捎上一包。”
“嗯,那明天咱就再上山採。”
連採了兩天黑木耳,姜茂松又說想吃野菜,山上春季野菜最多,好多種野菜,山民都能如數家珍。眼下是秋季,野菜沒那麼多,可也有那麼幾種應季好吃的,薺菜已經可以挖了,還有灰灰菜,野莧菜,蒲公英……蒲公英長足了一個春夏,到秋季的時候味道稍苦了,但據說營養卻更好,採回來擇洗幹淨,焯水,涼拌或者做湯,別有風味。當然,還有他們家一向愛吃的野蒜。
還有,上山打巖鴿,捉鵪鶉,採了野葡萄嘗試土法釀酒……
夫妻兩個開始了結婚多年來最悠閑隨性的一段田園時光。
每天看見夫妻兩人揹著藤筐,或者拿著柴刀,並肩從村裡走過,沿路村民們便笑臉洋溢地打著招呼,晚輩會跑過來問好,或者他們主動跟長輩打招呼問候。
然後一轉身,婆婆就教導兒子兒媳:你們看看人家,人家兩口子這麼多年都恩愛和睦,家業興旺。你們兩個,昨兒晚上又吵吵什麼呢!
也興許女人數落自家男人:你看看人家,這麼大幹部,人家對媳婦多好。有本事的男人人家疼媳婦,你看看你,越沒本事越整天在家裡跟我橫,你也不臊得慌!
日子一晃,奶奶的五七就近了。
這天姜茂松有事回城一趟,山路難走,車進不來,兩個警衛員一人騎一匹馬,又牽了一匹馬來接他。
一大早他動身時天還早,田大花還在睡,姜茂松就囑咐了幾句,說我走了,你別起來了,我趕早點兒應該下午就能回來,你自己中午也得做飯吃,可別隨便湊合。
“知道了,我又不是小孩子。”田大花從床上坐起來,揶揄道:“你那些兵,知道他們首長這麼囉嗦嗎?”
“那肯定是最高機密。”
姜茂松一本正經的表情,卻憋不住撲哧一笑,看著她剛睡醒的樣子,年紀過了四十的女人了,四十二歲了呢,臉蛋紅撲撲的,眉眼精緻,為什麼歲月好像在她身上起不到什麼作用?
姜茂松目光閃了閃,便彎腰在她臉頰上溫熱地一啄,轉身出門走了。
田大花看著他的背影瞪他,有點惱有點臊,抱著被子坐了一會兒,起床,去奶奶靈前拜了拜,吃早飯。
然後一個人站在院子裡發愣,不知道今天該幹什麼了。
某種孤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