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您要提一句,可比我扯著嗓門喊一百句管用。”
這馬屁拍的,姜茂松不禁笑罵道:“你這小子,腦子夠靈,看起來你這村長很是稱職。”
田大花對山貨這一行當不熟悉,可她現在對掙錢的道理卻門兒清,不落人下,走在上風才能做成事業。
她想了想,就跟姜鐵蛋說:“這麼著,鐵蛋,你先別急著回去,幹脆就在城裡住幾天,好好摸一摸這裡頭的路子。”
姜茂松和鐵蛋也聊起了姜根保。
看得出,隨著年齡增長,自己生活美滿家庭幸福,姜鐵蛋心態性情也平和了許多,對姜根保那種恨意也慢慢淡化了。
只是,想要他尊敬孝順這個親生父親,這輩子都不可能了。
姜根保的情況,其實姜茂松也知道,姜根保比姜茂松年齡大了好幾歲,又是在普通基層工作,那十年中他沒少受罪,在老戰友們的幫助和貼補下,他總算熬過來了,現在落實了政策,身體卻折騰得不行了,垂垂老矣。
落實了政策,姜根保的年紀也就辦了退休手續,靠著退休工資,獨自一人在城裡生活。他大約也有想回村養老的意願,可村裡他父母早已經不在了,面對兒子和前妻,生活恐怕也只剩尷尬。
落得這步田地,他拿什麼臉回去?
這個人,可以預見,大約就是這樣呆在城市的一角,孤獨地生活和老去了,好歹還有幾個老戰友關注照應他一下。
姜鐵蛋說,等姜根保真的老了,去世了,他還是會管的。
“總是我親生父親,我現在日子過得好好的,我媳婦很體貼,一雙兒女也都懂事孝順,我也就不想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姜鐵蛋說,“叔你放心,等他老了病了,去世了,是我的責任,我總不能甩包袱給國家給別人,我會管他的。人在做天在看,就當給我的兒女積福了。”
只是“應該”,再沒有其他的感情了。
姜鐵蛋如今的奮鬥目標,就是修路,掙錢,然後村裡能通電。
偏遠山村要通電,一時半會估計還有難度,不過掙錢的事兒,一刻可不要多等。
那之後,姜鐵蛋每個十天半月,就帶著幾個村民,趕著馬車進城送藥材來賣,幹木耳和幹蘑菇他漸漸也找到了上家大買主,把價格提高了一大截,靠山吃山,村民們的日子漸漸好過了。
直到81年的初夏,政府已經啟動了修一條山區公路的計劃,雖然公路不是直接到姜家村,可就從離姜家村幾裡路的地方穿過,沿著山勢走向曲折蜿蜒。
這條路修好怕還要等幾年,姜家村村民老少幹勁卻十足,打算要跟公路同時開工,修一條跟公路連線的路,標準就是,能夠讓姜茂松的汽車開進去。
姜鐵蛋的說法是,茂松叔的小汽車能開進來了,咱村的山貨也就方便運出去了,咱們就能盡早富起來了。
81年夏天,平安大學畢業了。
作為最優秀的學生,平安本來有機會留校任教,可這孩子心眼就是這麼實在,回家!
家鄉那座城市有爸媽,有他恩愛纏綿的小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