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縣主就越過了壽春公主和李斐,和兩人拉開了距離。
壽春公主留有餘力,邊走邊道:“她這些日子好些了,尤其是今日,準備著上山,多吃了一碗飯。”
李斐也是注意調節著呼吸,道:“吳平郡王最近有來公主府叨擾嗎?”
壽春公主腳頓了一下,道:“二哥是沒再來了,倒是送來了一筆銀子,我先替她收著了。”
永安縣主的身影在山道上不見了,李斐搖頭道:“我想永安縣主是失於長輩教導的,現在住在三姐的府上,要蒙三姐多多教導了。”
“可不是這樣,性子軟綿得很,盡依了身邊幾個老媽子。”壽春公主很看不慣那些時時想提點著主子的奴婢,也很看不慣由著奴婢指點的主子,說了一句歹話,又說了一句好話,道:“好在她也是個明事理的孩子,要有個人給她撐腰,她也能立起來。”
李斐莞爾,道:“一般沒倚靠的孩子,很會借勢利導。”
關於永安縣主的話題就說道這裡了,壽春公主站在一個拐口歇了歇,忽而輕聲的說道:“聽說南邊兒有經年不能得子的夫婦,會持戒一段時日,過後夫妻再……,更加容易得子,有這樣的說法嗎?”
夫妻持戒,自然是把房事也禁止了,壽春公主那麼想要個孩子的人,自然是和駙馬纏纏綿綿的,所以求個孩子反而不和駙馬同房,怎麼會是這樣呢。
用聽說起頭,李斐便知道壽春公主這又是從哪裡尋來了生子的偏方,想了想道:“好像是有這樣的說話,沒有子嗣的夫妻,生活上節制一些,甚至去寺廟裡修行一段時日,讓心情舒暢平靜,就容易懷上子嗣。”
有人附議這種說法,壽春公主便下決心了,準備自今日起就和駙馬分房睡了,去寺廟裡修行是不能夠的,不過壽春公主會給幾家佛寺添香油錢,府上也供一座送子觀音。之前壽春公主是拜碧霞元君的,她下降時,就陪嫁了一座碧霞元君的神像,和駙馬婚後六年了也沒個動靜,壽春公主都要改信仰了。
這般從求神到求佛,壽春公主眼神幽幽的道:“你倒是……沒那麼迫切的。”
“我急在內裡,你看不見罷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斐用普遍的觀念應對了過去,然而事實上,在李斐纖巧細膩的內心裡,和趙彥恒生養一個孩子,拋開了你能不能生這麼一個殘酷的現實,其實也不是一件急迫的事情。若一對夫妻你儂我儂,情誼正濃之時弄出一個孩子來,懷胎就是十月,之後惦記著這個奶孩子吃喝拉撒就耗進去無數的心血,所以大戶人家的主婦們,在懷孕之後還得為丈夫籌備通房侍妾;若一對夫妻彼此隔閡,相互磨合還沒有融洽之時,就已經有了孩子,這樣是完成了家族的傳承,可總像是缺少了點什麼。
李斐無疑是喜歡孩子的,喜歡母親生的弟弟,喜歡大嫂生的琦兒,喜歡多福生的兩個兒子,這些都是愛屋及烏,就她和趙彥恆之間,她倒是有些慶幸的,她和趙彥恆之間到現在還沒有孩子,沒有子嗣的羈絆,她和趙彥恆的感情就能顯得純粹一些了。
本來就不是純粹的開始,能顯得純粹一些,也是另外一番心路了。
李斐冷靜而嚴酷的那麼想著,前方永安縣主的身影再次出現了。
她像是灌了鉛的雙腿艱難的上了四個臺階,就要停下來喘口氣,可見是累極了,反而是壽春公主和李斐的體力要好許多,慢慢來,保持了勻速。
壽春公主這時候就對永安縣主說了,道:“以後別成天的悶在屋子裡做繡活兒,那些自有人幹,你每天沿著花院子多走動走動,對你只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