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跟隨父親一生,是我長輩,您是我奶孃,左童跟我,親如兄弟,這房間內本來就不熱鬧,不如叫過來一起,以後要是沒外人,大家就一起和和氣氣的吃飯!”
“這?”吳姨有些遲疑。
“吳姨,現在府內的都是一家人不是?”
“對,一家人。”吳姨眼神有些濕潤,說著出去招呼另外兩個人進來。
劉伯其實以前看自己將軍的兒子酒囊飯袋,有些不忿,都說虎父無犬子,但是這以前的劉銘還真是以紈絝,活脫脫的‘犬子’。
今天聽其邀請自己和左童一起共餐,處於好奇,同時也是禮貌,前來推遲的。
劉銘對這位劉伯的印象僅限於劉銘以前的記憶,從頭摔了到現在,都很少見過劉伯,很多時候都是匆匆一瞥。
如今看來,這劉伯恐怕非同一般。只見其沉著不語,國字臉,濃眉大眼,不怒自威,給人一種威嚴之感。眼神炯炯有神,攝人心魄。走路更是沒有脫離帶水之感,虎虎生風,給人一種軍人風範。身姿強勁,脊椎挺直,精氣神盎然!
不是簡單人物,劉銘內心思索。
劉伯也是看見劉銘,原本的推辭之意頓消。此人一身正氣,不卑不亢,而且看起對吳姨的眼神清澈,對待上前一步的左童也十分真誠,沒有絲毫做作之感。而且此人的精氣神盎然,行為舉止十分儒雅,有股文人之風。
而且最重要的是給人感覺跟以前劉伯眼中的紈絝形象截然不同。
“來來,劉哥,一家人一家親,我們一起坐下來吃家常飯,慶祝少爺成為童生。”吳姨對著劉伯輕語。
“放榜之日沒到,應該還不確定吧?”劉伯作為軍人,做事實事求是。
“少爺天資聰穎,天資童子!這是難能的大喜事!”吳姨十分高興,此時話也多起來。
劉銘在一旁看見吳姨小孩子心性,不覺有些莞爾。
只是劉伯低頭眼中閃過的精光,其他人沒有看見。
“無父無犬子,有望!”
寬敞的閱卷房內燈火通明,一排排的長桌整齊地擺放著,兩千多考生的試卷依次擺放在上面,鋪滿桌面,非常壯觀。每份卷子都是密封,這裡嚴禁眼雜人等進出,同時卷子密封也防止了調卷等其他舞弊行為。
三位考官嚴肅地站在閱卷房深處的孔子像前,十位縣學宮的講郎先生在身後。
周縣令說:“起卷!”
“起卷,眾裁!”眾人跟著一起高呼。
只見前面三位考官身前各懸浮一枚官印,上面散發出浩蕩的金黃氣流,其後的十位學宮講師催動自身才氣,與前面三位主考官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