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鳴州,請!”孫寧說道。
那盧興仁倒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劉銘看在眼裡,也不點破。
“諸位,古代文人都以竹,梅為詠贊之物,在下今日也效仿古人,獻醜了。”劉銘握著那文臺上的毛筆,白紙上也很快多出了清秀的詩句。
偶有所感
推杯換盞謝東家,
酒至半酣論詩話,
虛心足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仰面花。
無官印本源之氣的印證,這詩文自然不能查別是何等級別的詩文,不過單憑這一句‘虛心足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恐怕詩文才氣就不一般。
在座各位都是舉人文位的書生,沒吃過豬肉,那是絕對見過豬跑。說的貼切點,那就是寫不出好的詩文,但是絕對讀過好的詩句。
詩文寫完,眾人品讀,只聽其中一人說道:“這詩文前兩句描寫此次酒宴,第一句寫的詩酒宴上的行酒,有股熱鬧非凡的氣氛,描寫的十分貼切,還表達了對孫兄的謝意。第二句就為後半段的詩文作過渡,銜接自然。特別這兩句詩,好一個‘虛心足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佩服!佩服!”
那魯溫良也是眼中神采連連:“這‘虛心足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佳句。此詩句以物喻人,託物言志。既抓住梅竹特點,又展現人的美好心靈。上句“有低頭葉”,指竹不倨傲自矜,虛心有節。下句“無仰面花”,指梅不媚俗向上的骨氣品格。連貫起來語言樸實,構思巧妙。寓意深刻,對仗精工,全文有此二句,堪稱佳作。”
那孫寧也是在品讀,還為了彌補剛剛的愧疚,也是大肆稱贊道:“正所謂竹中空有節,它的葉子都是兩兩相對向下生長的,好象一個“個”字,所以說它“虛心”“低頭”,這裡“低首虛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狀態,又指人的內在精神品德,二者異質同結構相對應;而梅花,在歷來都有不懼冰霜,迎風鬥寒傲雪開的品質,所以稱梅有傲骨,而且我記得梅還有一個特徵,它的花都開在枝的陽面,一律朝上,從無在陰面朝下的,想不到劉鳴州你觀察的如此仔細。其他的花就不一定,如桃花就有朝下開的花,所以被斥為“輕薄”)。這梅的這種形象特徵與人表裡如一的正直人格又是異質同構。這兩句前後句式相通,前後互文,雖然是詠竹贊梅,實際又在喻人,劉鳴州體析入理,果然高才!”
這孫寧剛剛說完,就發現自己這段話隱隱的諷刺了盧興仁,孫寧自知失言,這與其平時一貫的不多言語不相符合,不過想想剛剛這盧興仁恃才傲物,絲毫不給自己面子,這孫寧也不再解釋,其中言語,就讓這盧興仁自己領悟去吧。
周圍的人再品讀這首詩文,大多心裡敞亮,也不言語點破,畢竟劉銘才氣雖高,但是這盧興仁家世非凡,乃是這廬陵郡豪紳,家中二叔更是在國都為官,眾人也不可能去為劉銘鳴不平,不過現在劉銘藉著這首詩,巧妙的反擊了這盧興仁剛剛酒桌上的不尊重,眾人十分欣賞。
與盧興仁私交不好的人只說這詩文巧妙,也不多言,這盧興仁看著此情此景,怒氣在心中醞釀。
盧興仁心中怒火難平,不過實在愛惜臉面,於是逞強的說道:“大家把這詩文捧上天,孫兄你吳門縣主薄,自然會有相應官印,何不借此觀看這詩文才氣,看是否真的有那般好?”
這盧興仁打定注意,因為知道劉銘的這首詩文不錯,所以想先讓孫寧檢閱才氣,如果只是‘達府’之流,說不定自己可以嘗試寫出一首,藉此壓過這劉銘的風頭,到時候再狠狠的挖苦他下,以報此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