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前面就是中關了,據探子來報,冬山國三大軍隊也在五十裡外會和。”武涼王望著前方的關隘,對著身旁的李炎涼說道。
前方關隘,名為中關。中關的地理位置處於夏澤國最中央之地,也是夏澤國最大的一處關隘。
冬山國軍隊從北,西,東三個方向發兵,中途會在中關相遇。
而武涼王明知雙方大軍會在中關相遇,依然兵分三路出發,是因為不瞭解對方的行軍速度,如果對方行軍加快,那麼極有可能在到達中關後繼續兵分三路進發,到時候如果武涼王只派一路兵馬,本來本方軍隊數量就少,到時候便無法顧及敵方其他兩隊分開的兵馬,而且後無援兵,敵軍便可直擊帝都炎涼城,搗毀老巢。
武涼王分開三軍快馬加鞭極速前行,終於搶先一步在中關會和。
八十萬紅袍鐵騎軍,由武涼王及八位副將帶領,外加世子李炎涼,全軍上下一心抗敵,且經歷了無數勝仗,全軍氣勢十足,信心滿滿,根本不懼對方的一百八十萬大軍。
雖然對方多出足有百萬大軍,但是這一支不敗軍隊沒有絲毫懼敵,且戰意十足。
不過這一次八十萬紅袍鐵騎軍的裝備與以往不同,曾經的軍隊配備的都是清一色的長槍鐵盾。而這一次不僅帶著原有的長槍鐵盾,每一名士兵都增加了一副弓箭,且每人的馬背上都佩戴了一根長木。
行軍數日,大雪紛飛,掩蓋了中關原本的樣貌。
前方白雪皚皚,八十萬精銳鐵騎沖刺而出,浩浩蕩蕩,氣勢如虹。
行至中關之前,八十萬鐵騎瞬間靜止,動作如出一轍,這份嫻熟,可見一斑,帝國第一強軍的名號名不虛傳。
武涼王騎著陪伴他徵戰二十多年的鐵血戰馬,沖在大軍前方,身旁有八位副將和李炎涼相隨。
八位副將,各有特點。
左副將於長龍擅長舞槍,曾經有過一槍挑殺十三人及一槍斬殺一頭白象的英勇戰績。
右副將韓威擁有一副鋼筋鐵骨,受傷無數,身上掛滿了傷疤,最出名一戰是中了敵軍的小範圍埋伏,身上插著三把長槍肩上掛著兩把砍刀依然挑翻了敵方三百餘人,最終騎著戰馬趕回本軍大營。這份魄力,勇猛之姿,堪稱奇跡,至今無人可比。
這左右副將乃是武涼王最得力的左膀右臂,除了這兩位戰將外,還有先鋒副將騎術精湛的馬爾賽,射術精準列無虛發的宋雲飛,以及武藝超群的楊家兄弟,分別是楊義、楊薄、楊雲、楊天兄弟四人。
武涼王的八大副將,挑出任何一位出來,都比當今朝廷上的其他將軍立功多、本領強。但是他們甘心做武涼王的副將,從未有過攀升軍銜的念頭。